原標題:2018年陜西環境空氣質量安康最佳 西安、咸陽墊底
今天(2月26日),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召開2018年全省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
優良天數同比增加4.3天、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4.9天、PM2.5平均濃度為同比下降10.5%,渭河干流水質明顯好轉。今天(2月26日),記者從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2018年全省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了解到,去年陜西環境質量各項指標持續優化,安康市空氣質量全省最佳。

(圖片來源網絡)
安康市空氣最好 西安、咸陽墊底
據陜西省生態環境廳新聞發言人張育奎介紹,2018年陜西13個市(區)優良天數為157~331天,平均優良率為66.5%;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范圍為69~134微克/立方米,平均為104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PM2.5)濃度范圍為37~71微克/立方米,平均為51微克/立方米。
13個市(區)中,環境空氣質量最好的是安康市,其次為商洛、漢中、楊凌、榆林、寶雞、延安、銅川、韓城、渭南、西咸,西安、咸陽排在末尾。
對比主要指標可得,西安、西咸、漢中、咸陽、渭南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同比下降,銅川市持平,榆林、商洛、安康、韓城、楊凌、延安、寶雞同比上升;楊凌、韓城、渭南、西安、延安、咸陽、西咸、寶雞、漢中、銅川、安康的細顆粒物(PM2.5)濃度同比下降,榆林、商洛同比上升。
無定河重現“優水質” 紅堿淖、清澗河重污染
2018年,全省83條河流180個國、省控河流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78.9%,Ⅳ~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15.0%,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6.1%,與2017年相比分別上升13.8個百分點、下降11.9個百分點、下降1.9個百分點。
漢江、丹江、嘉陵江及其支流共74個監測斷面全部為Ⅰ~Ⅲ類水質,水質穩定保持優;渭河干流寶雞段、咸陽段水質優,西安段、渭南段水質良好;無定河(含榆溪河)10個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100%,無Ⅳ、Ⅴ類和劣V類斷面。
然而,還有一些河流的水質存在污染情況。記者了解到,渭河支流,延河,窟野河、仕望河、澽水河和金水溝等4條支流輕度污染,清澗河、紅堿淖出現了重度污染。
28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全部達標
去年對陜西省對28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進行了監測,所有水源地水質均達標,水源達標率為100%。
監測結果顯示,28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總取水量為72015.29萬噸,達標水量71857.79,水量達標率99.78%,超標水量157.50萬噸。 6個湖庫型水源地除寶雞馮家山水庫營養狀態等級為輕度富營養外,其余湖庫水源地營養狀態等級均為中營養。
城市功能區 聲環境白天好于夜晚
2018年,陜西省設區城市各類功能區共監測592點次,晝間、夜間各296點次。各類功能區晝間共達標279點次,晝間點次達標率為94.3%;夜間共達標227點次,夜間點次達標率為76.7%。
全省4a類區晝間、4b類區晝間和夜間全部達標,其它各類功能區的晝間、夜間均有不同程度超標。總體來看,城市功能區晝間點次達標率高于夜間。(西部網 記者 凌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