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通訊員 劉雷)日前,省委文明辦通報了2019年度全省文明城市(縣城)和提名城市(縣城)測評情況。安康市在實地測評、網絡材料審核、問卷調查三個主體板塊考核中,總分和單項評價得分均在四個參測地市中排名第一,實現新一輪文明創建工作“兩連優”,為今年實現省級文明城市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市委市政府與市創建指揮部的堅強領導和全體市民的共同參與下,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我市文明城市創建的品質與氛圍不斷提升,群眾的參與率、知曉率不斷延展。中心城區固定公益廣告突破4萬平方米,設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新民風等大型公益宣傳欄100余組,“善行義舉榜”實現市區單位社區全覆蓋。深入到社區、機關、行業、學校進行文明城市知識宣講320余場次,開展主題公益電影展映600余場次。累計發放《安康文明市民手冊》《公務人員文明禮儀讀本》宣傳品15萬件,制作創建專題宣傳片,開展“創建知識”有獎問答20期,主流媒體刊發創建宣傳稿件5000余篇次,讓文明意識扎根廣大市民心中。
全市的八大文明行動蓬勃開展,志愿服務注冊團體1900余個,實名注冊志愿者超過12萬人,服務總時長371萬小時,城區人均服務達到25小時。累計建成全國文明集體31個、文明家庭1個;建成省級文明集體161個;市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821個。車讓人、人守規為引領的文明交通持續展開,文明窗口服務質量不斷深化。共創建示誠信教育范鎮 117個、示范村 1234 個,示范創建覆蓋率大幅提升。創新組織中心城區57個社區(村)開展市區部門共建幫扶機制,直接投入千萬元實施201項“文明補丁”工程,規范改造12處農貿市場。先后投入30億元對城市道路及市政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打造安康大道、高新大道、育才路等八條文明示范街區,新增公眾停車位9處1500個車位,建設公共自行車系統站點120處投放自行車1200輛,對122座公廁實行升級改造,新增單位商戶71家免費開放公廁,文明服務的硬件基礎更為實在。
圍繞全面深化年和省級文明城市建成目標要求,我市將以文明創建提升為龍頭,充分融合聯創聯建優勢,嚴格對標省級文明城市測評體系,不斷深化細化市民素質教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志愿服務、誠信教育、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校園周邊凈化行動,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條件,實現高品質的文明愿望,交出一份新時代文明安康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