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 明 李孟陽)11月12日,天剛蒙蒙亮,嵐皋縣四季鎮天坪村20余名村民就來到了九個堡神仙樹種植基地,開始加緊種植神仙樹苗。鏟子鋤頭齊上陣,你挖坑來我填苗,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生機勃勃的苗子與地邊枯黃的草葉、林間光禿的枝椏共同繪就了一副對比鮮明的冬日生產圖。
“不僅把荒地租出去了,還能在這務工掙錢。”天坪村一組村民儲德明抹了一把臉上的汗笑著說道,“村集體合作社流轉了我的土地,幫扶單位陜西師范大學免費供種苗,成林后一畝地一年掙個三、五千塊錢沒得問題。”
據了解,該基地規劃面積2000畝,預計3年內建成,以天坪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投資主體,將來投資收益歸全體村民所有,是陜西師范大學幫扶項目之一,可長期帶動周邊30余戶貧困戶長期務工增收。
近年來,作為巴山農家樂發源地的四季鎮啟動了全省首個“非遺文旅小鎮”建設,傾力打造“巴山樣子·楊家院子”鄉村旅游品牌,深入挖掘巴山民俗文化資源,打造四季河巴山古道文化驛站和文化走廊,先后實施了民居風貌改造、民宿展覽館、非遺園區、“九佬十八匠”小作坊等一系列傳統文化項目,為鄉村旅游注入了新的內涵。
“神仙豆腐在我們巴山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有神仙樹葉和草木灰即可制作,工藝簡單,是饑荒年代人們賴以果腹的食物”,天坪村黨支部書記、三彩閣農家樂業主楊文方說,“現在鎮上打造‘非遺文旅小鎮’,神仙豆腐這些傳統食品又開始煥發了新的生機,產品肯定不愁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