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吳廣平)加快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建設,加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推動中心城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惠民水平……翻開市政協四屆二次會議以來的每份提案,從追趕超越發展到百姓日常生活,無不凝結著政協委員的心血和智慧,反映了民心、民意和民聲,飽含為民情懷。
一年來,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共提交提案399件,經審查立案379件。截至2018年11月底,已全部辦復。
獻良策 架起民生連心橋
委員們積極運用提案的方式為全市經濟社會事業建言獻策,做到與黨和政府“同頻共振”、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與全市工作“同向推進”,架起了黨委、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聚焦經濟發展,委員們圍繞全域旅游、產業轉型、創新創業、優化營商環境等建言獻策,提出提案130件。關于加快發展實體經濟、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的提案,市委、市政府確定2018年作為“營商環境提升年”,積極落實便民利企優惠政策,著力營造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社會氛圍。關于加大招商引資、推進對外開放等方面提案,為我市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有益參考,市招商局、工信局組織名優特色產品走進北京、廣東、常州等地,積極宣傳推介安康優勢資源。關于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提案,我市加大鎮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建設,推動富硒特色產品入駐京東、阿里等知名電商平臺,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
圍繞城市建設、生態保護、城鄉綜合整治等方面,提出提案90件。這些提案為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彰顯安康生態宜居新形象發揮了積極作用。關于加強漢江水資源保護的提案,全市加快建設沿江集鎮污水和垃圾處理廠(場),總投資29億元的中心城市水環境PPP項目落地實施。關于改造提升城區道路、加強城市管理等建議,全市開工重點城建項目105個,先后對城區巴山東路、巴山西路、南環中路等主要道路及部分背街小巷進行改造提升,加大綠化、亮化力度,更新更換道路標識標牌,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
社會民生始終是委員們關注的焦點。委員們圍繞教育、醫療、食品安全、養老、脫貧攻堅等諸多民生問題,提出提案159件。關于發揮貧困群眾主體作用、發展特色產業等提案,市扶貧局、農業局等部門加強扶貧資金整合,開展實用技術幫扶,不斷增強貧困群眾發展的信心和能力。關于解決農村安置點群眾生活難問題的提案,市人社局全力推進200余家新社區工廠建設,重點發展毛絨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關于促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均衡發展的建議,市教育部門加強民辦幼兒園監管,全年完成100多所中小學校校舍新建和改擴建,加快完成市一小和漢濱初中高新校區建設,“上學難”問題得到緩解。關于加快醫療健康信息化建設的提案,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高度重視,啟動預約掛號平臺和健康信息平臺建設,開展遠程醫療會診,讓群眾享有便捷惠民的醫療服務。
多協商 合力畫好同心圓
商以求同、協以成事。市政協堅持把協商作為提案辦理工作的重要方式和環節,使提案協商更好地反映民意,使黨和政府的決策更符合群眾愿望,最終凝聚思想上的共識,畫出最大同心圓。
選取事關全局發展的提案開展重點協商。注重將重點提案協商與政協常委會、對口協商會和專題協商會相結合,扎實開展廣泛、多層的辦理協商活動。圍繞“全域旅游、農村‘三變’改革、加強天然氣管理”等重大問題,市政協主席、副主席帶隊開展專題調研,組織政府部門與提案者、委員通過議政性常委會議、對口協商會議進行協商,一條條好建議、一個個金點子不斷涌現,贏得了職能部門的認可。
對于主題相近、辦理難度大的提案,采取面對面協商的方式推進落實。圍繞委員普遍關注的城市建設、公共交通、生態養老和城區上學難等提案,市住建局、交通局、民政局、教育局等多家單位與提案者面對面協商,深入座談交流、征求意見,有效推動了提案辦理有序進行,促進提案辦理協商成果轉化。市人社局、財政局、交警支隊還主動通過電話聯系、上門走訪、情況通報等多種形式,加強提、辦雙方溝通聯系,共商解決問題的舉措,匯聚提案辦理合力。
市政協堅持把協商貫穿提案工作全過程,督促承辦單位認真落實辦前聯系、辦中溝通、辦結答復的協商制度,大力提倡座談、調研、走訪、電話、網絡等多種方式,爭取提案者的理解和支持,提高了提案辦理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升了委員對提案工作的滿意率。
求實效 小提案發揮大作用
督在關鍵處,辦要見實效。市政協始終以增強提案辦理實效為目標,督促承辦單位加強提案辦理,積極采納吸收合理化建議,努力讓每一件提案都能“落地有聲”。
積極推進制度建設,充分發揮提案民主監督作用。按照《政協安康市委員會民主評議提案辦理工作實施辦法》要求,制定了民主評議工作方案,細化民主評議標準,對評議步驟、辦理程序、辦理質量等內容進行量化明確,使辦理工作由協商“軟任務”變為指標“硬約束”,提、辦雙方從“文來文往”到“人來人往”。
不斷完善評議評價機制,增強提案辦理實效。邀請提案者、政協委員、黨政督查部門和新聞單位參加,先后對市住建局、交通局、教育局、石泉縣政府等8家單位的提案辦理工作檢查評議,委員們實地視察了瀘康大道、江南公交總站、銀龍灣老年公寓、市一小高新校區等提案辦理現場,就各單位提案辦理情況發表評議意見并現場打分。在評議會上,委員們“火藥味”十足,集中就多年關注的出行難、民辦幼兒園監管、小區物業管理等難點、堵點問題,持續發聲呼吁。全年組織開展評議活動10余次,參加委員100多人次,現場發放評議表100多份,民主評議活動獲得了群眾的認可和點贊。
加強聯動合作,增強工作合力。市政協加強與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門的聯系,采取聽取匯報、實地查看等督辦形式,及時協調解決辦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推動了辦理進度,提高了辦理質量。提案辦理過程在市政府、政協網站公開,“曬”提案、“晾”答復,接受委員和群眾的監督。各專委會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有針對性地調研、走訪,促使辦理中的難點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一年來,政協提案辦理工作成效顯著。黨委、政府、政協三方共同交辦和督辦提案機制逐步形成,承辦單位完善工作制度、細化辦理流程、強化責任落實,解決了不少委員和群眾關注的問題。如推進實體經濟發展、脫貧攻堅、食品安全、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等,做到了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回應了委員的關切和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