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郭世平 李陽)近年來,全市農商行以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己任,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充分發揮金融主力軍作用,切實踐行責任擔當,全力做好金融服務工作,一方面幫助小微企業加快發展,另一方面持續加大扶貧領域的信貸投放力度,有效激活了地方經濟的一池“春水”。
金融活水助力經濟發展
全市農商行堅持“四個面向”的市場定位,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機制,積極研發適合企業、農戶的全新金融產品,全面加大實體經濟的貸款投放力度。2018年,全市農商行累計投放實體貸款238億元,余額達325.28億元,占比達95.36%。其中,累計投放單戶授信1000萬以下小微企業貸款6301戶、18.25億元,余額達32.81億元。大力支持新社區工廠、包裝飲用水、毛絨玩具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產業發展;重點支持京康農業、鴻盛實業、富硒食品等產品質量優、市場占有率高、發展前景好的小微企業,幫助這些企業迅速擴大生產,搶占市場份額,在激烈競爭中贏得先機。
省聯社安康審計中心牽頭協調全市農商銀行實行銀團對接,向鎮坪縣月滿湖旅游開發項目發放貸款3.9億元,成為全市首筆綠色金融扶貧貸款PPP項目,不僅為項目開展注入了強大動力,而且開啟了全市金融扶貧的熱潮。2018年,全市農商行為621家小微企業授信152.4億元,支持涉農龍頭企業32家,特色優勢產業4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41家,有力支持了中小微企業做大做強。
全面推行“企業金融顧問”制度,為確保信貸資金的使用效率,精選129名業務素質高、工作能力和服務意識強的業務骨干,義務為中小微企業擔任“金融顧問”,深入企業管理層“面對面”交流、“一對一”幫扶,為當地280多家小微企業帶來了貼心、專業、科學、高效的金融服務。
金融扶貧加快脫貧步伐
多年來,全市農商行堅持“金融脫貧攻堅、信合一馬當先”的責任擔當,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優勢,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工作。2018年,全市農商行以“雙基聯動工作站”建設為抓手,持續做實貧困戶評級授信和信貸投放等工作,在全市1862個行政村(社區)建立“雙基聯動工作站”,實現了貧困戶建檔面、評級面、有效貧困戶授信面“三個100%”。全市建檔貧困戶18.03萬戶、授信46.42億元,已累計投放扶貧貸款38.37億元,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步伐。
同時,省聯社安康審計中心包聯白河縣雙豐鎮閆家村脫貧攻堅工作,為該村傾斜信貸資金768萬元,多方協調爭取項目投資200余萬元,引進新社區工廠一家,支持了該村基礎設施建設,解決了貧困戶就業難題,加快了脫貧工作進程,讓群眾在致富路上更有奔頭。同時,扎實開展“一對一幫扶”和“交友幫扶”活動,先后捐款6萬余元為閆家村制定生態旅游發展規劃,2018年該村實現63戶223人脫貧。
金融創新邁向服務高地
為推動普惠金融的全面發展,全市農商行積極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全渠道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提升了卡業務功能,實現支付寶、微信、陜西信合二維碼“三碼合一”,開通富秦卡手機支付業務,全面接入銀聯“云閃付”APP,開通電信天翼、蘇寧易付寶等支付渠道,讓全支付更方便快捷。同時,積極推進居民健康卡代理發行工作,全市15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用卡環境得以改善,市中醫院、白河縣醫院等5家醫院成功上線,8家醫院具備上線條件,為全省智慧醫療體系建設提供了范本。
產業發展上,全市農商行大膽創新,推出“安康富硒產業貸”系列產品,如:茶業貸、魔芋貸、漁業貸等新型涉農涉企貸款產品,為種養植(殖)大戶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開辟綠色通道。全面加大“家福貸”產品推介力度,為更多貸款需求者提供貼身又貼心的服務。白河農商行創新推出公仆貸、園丁貸、天使貸等項目,石泉農商行結合黨員積分制度創新推出“先鋒貸”,安康農商銀行推出個人住房按揭與汽車按揭貸款,有效滿足了城鄉居民的個性化信貸需求。
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農商行人從容鎮定,將繼續立足地方經濟發展戰略不動搖,全力服務實體經濟,奮力追趕超越,為加快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作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