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兵 何源
3月25日,寧陜縣召開春季產業發展現場會,與會人員實地觀摩了梅子鎮生風村省級產業園區、安坪村香椿產業園區、筒車灣鎮許家城村稀有菌類種植園區、龍王潭村林下魔芋種植園區。在田間地頭,聽著園區負責人的講解,觀摩人員有人拿出筆記本記錄內容,有人掏出手機拍攝眼前的畫面,還不時進行討論。
“生風村、龍王潭村在這么困難的條件下,都把產業給搞起來了,回去以后我們要下決心搞產業,我們冷水溝一定也可以發展好產業。”在現場觀摩后,江口回族鎮冷水溝村黨支部書記萬貴平堅定地說。這是該縣通過園區建設推進農業產業發展的一個工作縮影。
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穩定增加農民收入,實現高質量脫貧,筑牢鄉村振興農村產業興旺基礎,寧陜聚焦藥菌果畜四大主導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大力實施農業產業振興“十百千”工程。按照“縣抓龍頭、鎮建園區、村育大戶”的工作要求,突出主導產業地位和區域產業特色,進一步優化區域特色產業布局,因地制宜,創新特色,積極鼓勵發展區域特色的主導產業,著力“點”上園區建設,以點串線,形成農業產業示范帶、示范區。
寧陜根據全縣產業發展區位優勢,重點推進城郊三產融合區、皇冠農業田園綜合體、蒲河高效種養帶、洵河流域有機藥果帶、池河流域生態蠶桑、魔芋帶5大產業板塊建設。在5大產業板塊上布局10個縣級以上龍頭企業、100個縣級以上農業園區、1000戶產業大戶。
壯大10個龍頭企業。按照“一業一龍頭”思路,扶持壯大現有和即將投產的10個龍頭企業,千方百計招引板栗、食用菌、生態豬肉等綠色食品加工企業落地。加快夢陽飲片廠項目建設,輻射金川、梅子、筒車灣、廣貨街等初加工點,推進中藥材產業升級,全縣豬苓種植達到400萬窩、天麻種植達到300萬窩;支持秦智核桃油廠擴建基地、提升加工能力、拓展營銷渠道,推動全縣核桃產業提質增效,年科管核桃面積5萬畝;推進艾班卓魔芋、獼猴桃產品加工廠投產,簽訂訂單魔芋種植面積2萬畝,發展獼猴桃3000畝;扶持秦南菌業建立穩定的食用菌銷售平臺,年銷售香菇產品3000噸以上;整合綠寶、海棠園、皇糧溝、安君、山水、等水稻、雜糧種植合作社品牌,發展有機水稻1萬畝、雜糧5000畝;提升榮庚、隆源市級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能力,發展林麝、梅花鹿養殖大戶各30戶,飼養量分別達到3000頭以上;鼓勵合興牧業拓展肉品加工業務,建成規模100頭以上養牛廠5個,養殖肉牛1000頭;提高濱海農產品儲存、加工能力,年產值達到1000萬以上;由梨子園牽頭,整合全縣蜂蜜加工企業,帶動全縣養殖中蜂2萬箱。
建設100個農業園區。按照縣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標準,圍繞5大板塊布局100個農業園區,其中縣級抓面積500畝以上達到市級農業園區標準的農業園區18個,由縣園區辦負責統一編制園區發展規劃;各鎮抓面積200畝以上縣級農業園區80個左右,原則上每村1個,不超過2個,由各鎮負責編制園區建設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
培育1000戶產業大戶。按照中藥材20畝以上、林果50畝以上、食用菌2萬袋以上、中蜂50箱以上、有機種植10畝以上、特色養殖10只以上,年產業收入達到6萬元以上的標準,培育產業大戶1000戶。其中城關鎮200戶、筒車灣鎮110戶、四畝地鎮110戶、皇冠鎮50戶、梅子鎮40戶、新場鎮30戶、江口鎮150戶、廣貨街鎮130戶、金川鎮60戶、太山廟鎮60戶、龍王鎮60戶。
“計劃到2020年,全縣市級龍頭企業達到15個,建成并通過認定市級農業園區30個,建成標準化縣級農業園區70個,建成專業村50個,農業總產值達到40億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縣農業農村和水利局黨委書記張志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