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另类春色,久久中文字幕网站,日韩影视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桃视频,国外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  聯系電話:0915-3356512
  •  投稿郵箱:news@akxw.cn
 > 新聞 > 安康 > 安康
“心”力量托起新希望——鎮坪縣脫貧1+N模式之助殘脫貧篇
2019-04-16  來源:本站原創

通訊員 丁關軍 汪禮勝 何澤新DkB安康新聞網

春日的鎮坪,生機盎然。走進村村落落,到處一片忙碌的景象。一走進孫家華的家,他就拿起手機“炫耀”著他這兩個月以來在手機上掙的7500元“紅包”。孫家華今年40歲,身高只有125厘米。因個頭矮小,干農活困難,外出務工又沒有技術,家中還有一位80歲的父親需要照顧,一家人的生活舉步維艱,2014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此后,孫家華相繼享受到針對貧困殘疾人的各類幫扶政策。2018年,孫家華積極參加鎮坪縣創新推行的村“協會+微信平臺+殘疾人創業就業”扶貧模式培訓,正式加入了手機創業的大軍,月收入達到3000元,最高一個月收入高達8000元,成為全村的脫貧典型。DkB安康新聞網

2018年,鎮坪被確定為全市唯一一個率先整縣脫貧的縣,而全縣有各類殘疾人4904人,殘疾發生率8.3%,因殘致貧568戶1304人,占貧困戶總數的8.1%。面對這個“最難啃的硬骨頭”,鎮坪縣以心理撫慰提升內生動力,創業就業提振發展信心,多資源轉化長遠保障為抓手,鋪就殘疾人的脫貧之路,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少。DkB安康新聞網

重撫慰塑信心,提振自強自立“精氣神”DkB安康新聞網

家住鐘寶鎮新坪村的侯柱銘最近忙得不亦樂乎,接下的訂單一個接一個。DkB安康新聞網

2006年,侯柱銘在建筑工地務工時發生事故導致高位截癱,這個災難無疑是晴天霹靂,家中孩子小,妻子身體也不好,整個家風雨飄搖。2014年他被識別為貧困戶后,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汪德平就與他結下了不解之緣。汪德平每隔兩三天到侯柱銘家去一次,詢問身體情況,陪他聊天說話,同時積極協調縣殘聯對他家進行無障礙改造,對他開展心理疏導,研究脫貧之路。DkB安康新聞網

直線灶臺、防褥瘡床墊、凝膠坐墊、家庭簽約醫生……在以前,這一切侯柱銘想都不敢想。生活條件變好了,生活底氣足了,脫貧致富的決心也就上去了,他重新拾起木工活,一把椅子掙30元,一個桌子掙80元,一年下來收入早就過萬了。DkB安康新聞網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殘疾人作為特殊群體,身體缺陷雖各不相同,但心理障礙大都一致,那就是對生活缺乏自信。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鎮坪縣以消除殘疾人心理障礙、重塑信心為先導,實施心理撫慰工程,強化黨建引領,實施千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千戶貧困殘疾人“雙千”行動,結合健康扶貧,為全縣1304名殘疾人貧困戶選派了免費家庭醫生,一對一開展健康咨詢和醫療服務,實現了殘疾人心理傾訴有對象、健康服務有人管。縣財政每年拿出500萬元專項預算,足額保障殘疾人生活補貼、特殊護理費用。出臺殘疾人家庭特惠政策10項,每年公開承諾為殘疾人辦理10件實事。另外,除向上級爭取輔具項目適配外,縣財政每年預算30余萬元專項資金,根據殘疾人需求,免費配發輔具。投資2000余萬元,在縣醫院建立了1200余平方米的殘疾人康復中心,并配備4名執業康復醫學醫師,專門從事殘疾人康復工作。DkB安康新聞網

“侯柱銘現在就是新坪村勤勞致富的一面旗幟,給貧困戶做思想工作時,我們就給他們講侯柱銘的故事……”新坪村第一書記陳金勝說。DkB安康新聞網

典型帶動強后勁,為增強殘疾人自我“造血”功能,全面激發殘疾人的脫貧積極性和致富“原動力”,鎮坪縣還突出新民風教育,大力開展“最美鎮坪人”“最美家庭”“勞動模范”“自強標兵”等系列評選表彰活動,通過大會表彰、電視專欄滾動播放、全網絡推送等方式,大力宣傳殘疾人脫貧事跡,全縣涌現了劉叢喜、鄒文玲、方大明等一大批身殘志堅的脫貧典型,侯柱銘還被評為“陜西省脫貧致富先進個人”,在全縣樹立了標桿,增強了貧困人口自立自強脫貧的“精氣神”。DkB安康新聞網

抓產業強培訓,找到“漁具”掌握“漁技”DkB安康新聞網

提起曾家鎮魚坪村的王東興,村民們交口稱贊。 王東興23歲時,一次勞動意外造成他脊椎骨折,從此再也沒有直起腰桿,下力掙錢是沒辦法了。家中還有患病的母親、聾啞的哥哥、半身不遂的嫂子,讓他“一籌莫展”。DkB安康新聞網

2016年,縣殘聯聯系曾家鎮五星村烏雞養殖殘疾人扶貧基地,免費為王東興發放了100只雞苗。由于不懂技術,雞苗沒養多久就死了。縣殘聯組織王東興參加了烏雞養殖技術培訓后,又給他免費發放了100只雞苗,在基地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王東興很快就掌握了烏雞養殖技術,2017年養殖200余羽,2018年養殖230余羽,一年穩定收入1萬余元,除了免費雞苗和免費技術指導、訂單回收外,政府還獎勵他5000元。DkB安康新聞網

貧困殘疾人脫貧,不能簡單地用兜底政策一“兜”了之,核心還是要重塑信心,鼓勵有能力的殘疾人發展農業產業持續穩定增收。鎮坪縣積極探索了“殘疾人扶貧基地+貧困殘疾戶”的模式,為殘疾人免費提供種苗、技術和包回收方式,讓輕度殘疾人從事種養殖業。制定出臺了《鎮坪縣殘疾人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暫行辦法》《鎮坪縣殘疾人創業脫貧獎補辦法》,對殘疾人自主創業、發展產業的每戶給與0.5萬元、1萬元、2萬元的一次性現金獎勵,不斷提升貧困殘疾人的內生動力,全縣共128名殘疾人發展農業產業,并涌現出了劉叢喜、王東興等一大批自強勵志典型,為全縣脫貧摘帽樹立了模范標兵。DkB安康新聞網

與此同時,積極推行“企業+貧困殘疾戶”“園區+貧困殘疾戶”“社區工廠+貧困殘疾戶”“協會+貧困殘疾戶”的模式,出臺了《鎮坪縣企業吸納殘疾人就業獎勵政策》,充分激發社會力量,為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給予政策支持,讓殘疾人的空閑時間和能力轉化為收入成果。全縣500余名殘疾人實現了就業,讓他們在勞動的同時享有更多的尊嚴和獲得感。DkB安康新聞網

曾家鎮宏偉村40余歲的方大明,2010年不幸下肢癱瘓,妻子為供養兩個孩子,一個人養了20頭豬,方大明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多次嘗試創業,都因身體行動不便而放棄。2018年,縣殘聯組織他參加殘疾人微信創業培訓,方大明初次接觸,便覺得這是他重新“站”起來的最佳機會,勤奮的他第一個月便掌握了方法,掙了800元,截至目前,平均每月穩定增收5000元,最高一個月還掙了10000元。DkB安康新聞網

“自食其力,為家庭增加點收入是我八年來的夢想,現在終于實現了。”方大明在重度殘疾人微信創業培訓會上交流發言時激動地說。DkB安康新聞網

輕度殘疾人可以就近就業,發展產業,而還有一部分重度殘疾人,行動不便,如何脫貧致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方大明是眾多通過培訓找到“漁具”、掌握“漁技”的殘疾人中的一員。DkB安康新聞網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鎮坪縣始終把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作為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重點工作持續發力;財政預算20萬元建立了重度殘疾人微信創業就業協會,對全縣800余名貧困殘疾人進行了種養殖、電商服務、盲人按摩等培訓,其中組織的重度殘疾人利用微信平臺創業成效最為明顯,至目前,全縣55名重度殘疾人實現了網上居家就業,年人均增收2.6萬元。DkB安康新聞網

激活資源,拓寬發展路子DkB安康新聞網

今年51歲的上竹鎮廟壩村村民郭緒國,因一次礦難導致下身癱瘓,臥床不起,受傷后妻子承受不起家庭的重負,離家出走了,留下兒子郭宏炳獨自一人照顧父親。DkB安康新聞網

今年25歲的郭宏炳,以前因為要照顧父親,遠門不敢出,只能在附近打零工,生活壓力頗大。2018年,鎮坪縣殘聯為郭緒國購買了第三方“居家托養服務”,讓郭宏炳騰出手來打工掙錢。一年來,郭宏炳在縣域內建筑工地務工凈掙2.5萬元,還找到對象結婚成家了。DkB安康新聞網

照看一個人,拖累一群人,致貧一家人,是重度殘疾家庭的真實寫照,為此鎮坪縣為全縣47名重度殘疾人提供居家服務項目,幫助殘疾人洗衣、做飯、義診、理發、清潔居室衛生等服務,全面釋放被束縛的勞動生產力,讓家人騰出時間創業就業,實現脫貧增收。DkB安康新聞網

殘疾人家庭勞動力缺乏,大部分土地、林地資源空閑,如何激活資源,讓殘疾人的資源優勢轉化成實現殘疾人穩定收入的發展優勢,鎮坪縣積極探索以農村三變改革政策為契機,探索推行土地流轉、資金入股、訂單回收、社會參與等幫扶模式,促進殘疾人長遠穩定增收。DkB安康新聞網

曙坪鎮和平村村民劉文平忠厚老實,與雙目失明的母親相依為命,生活困苦。漢江花木有限責任公司落戶村上以后,劉文平家的狀況自此改變。DkB安康新聞網

公司在和平村建立了殘疾人扶貧基地,在基地劉文平每勞動一天,就能掙到100元的工資收入。除此之外,他將政府貼息貸款入股到公司,每年能分紅3000元,他與公司還簽訂了2畝600株梅花苗木種植合同,公司保底價每株50元回收,三年后保底增收3萬余元。幾筆收入算下來,短期每年有租金、分紅、務工工資,長期還有訂單回收,幾筆賬疊加在一起,劉文平順利脫貧,日子向好。DkB安康新聞網

與此同時,鎮坪縣還充分發揮社會幫扶資源,圍繞“支部+協會+貧困殘疾戶”的方式創新“我在鄉下有塊田”,通過流轉集中連片土地,聯姻對接社會愛心人士認購,讓貧困殘疾人賺取管護費增加收入,典型經驗還作為社會扶貧典型案列在全省推廣。DkB安康新聞網

(責編: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