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另类春色,久久中文字幕网站,日韩影视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桃视频,国外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  聯系電話:0915-3356512
  •  投稿郵箱:news@akxw.cn
 > 新聞 > 安康 > 安康
礦石社區拓“富礦” ——市科協積極發揮職能優勢助力幫扶社區脫貧攻堅
2019-08-02  來源:本站原創

 記者 郭颯rAq安康新聞網

“讓你不要自己弄你就是不聽,你看這果樹都不行了吧!”陳小霞一面在核桃園里查看樹苗的長勢,一面埋怨著丈夫向茂存,“過幾天市科協請的專家來了,你可要好好學習核桃嫁接技術!”rAq安康新聞網

10畝拐棗、2畝核桃——地處漢濱區吉河鎮礦石社區的這一片園子,是向茂存夫妻倆發展產業的希望。雖然在果苗的嫁接和管護上還有很多問題,但是在市科協駐村幫扶工作隊的指導下,他們也逐漸掌握了技術要領。rAq安康新聞網

用市科協駐礦石社區第一書記趙德鋒的話來說,礦石社區真有“富礦”,就是缺會“挖礦”的人。rAq安康新聞網

這個“富礦”位于吉河鎮以西,地理條件不算太差,有耕地4398畝、水田541畝、林地9296畝,其中已退耕2357.6畝。2015年,原來擁有石灰石礦的礦石村與炭溝村、海螺村進行合并,擴展了大片的林地,使原有的礦石小村變成了富有豐富林業資源“大礦”的礦石社區。rAq安康新聞網

近年來,市科協結合礦石社區地理條件和資源稟賦,積極指導社區因地制宜發展核桃、拐棗等特色林果業。短短5年時間,拐棗、核桃種植量已達到3000多畝,社區面貌也煥然一新。社區210戶807人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由32%降至6.91%。rAq安康新聞網

如今大家都說:“礦石社區越來越對得起這個名字。”rAq安康新聞網

想讓社區容光煥發rAq安康新聞網

走進礦石社區,四周青山環繞,山中拐棗樹、核桃樹隨處可見。“你看這些樹,都是村民的財富啊!”趙德鋒指著眼前的一片拐棗林說,“這些粗一點、高一點的樹,都是以前村里自然生長的,但是以前沒人管護,掛果少,真是可惜了!”rAq安康新聞網

據礦石社區黨支部書記向榮群介紹,拐棗、核桃一直是礦石社區的特色產業,但是由于村里懂技術的人少,進城務工的人又多,這些產業一直沒有發展起來。如今,在市科協的幫扶下,依托村里的自然稟賦,林子又“活”起來了。rAq安康新聞網

這一切變化還要從2014年說起。這一年,吉河鎮炭溝村劃分給市科協作為結對幫扶村,市科協學會部部長趙德鋒作為第一批駐村扶貧干部來到村上。盡管是位“60后”的老同志,但趙德鋒的工作卻絲毫不輸給年輕人。幫扶一年時間,該村的基層組織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主導產業建設、社會事業等都有了長足的發展。rAq安康新聞網

2015年,三個村合并為礦石社區,不僅面積增大了,貧困戶的數量也增加了。市科協面對任務重、人員緊的現實情況,不僅沒有知難而退,反而適時調整幫扶策略,下定決心要將幫扶工作做得更好。rAq安康新聞網

2017年,同是“60后”的市科協科普部主任科員江興華也正式成為一名駐村隊員。2018年,趙德鋒被任命為礦石社區駐村第一書記,在兩人的相互配合下,礦石社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Aq安康新聞網

產業是發展的基礎,而發展產業必須先提高技術,兩位駐村干部的方向很明確。5年來,他們聯合陜西省繼續教育大學,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等省市區專家,到礦石社區開展果樹病蟲害防治及管理技術培訓;結合長短產業,制定了《安康市漢濱區吉河鎮礦石社區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3)》,為社區全體貧困戶贈送《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知識讀本》,為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保證了缺技術貧困戶每戶有一名勞動力掌握一門實用技術。rAq安康新聞網

向茂存夫妻倆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們夫妻二人共育有8個孩子,目前3個女兒出嫁了,5個孩子還在上學。孩子多,夫妻二人身體不好,又沒有什么手藝,如何發展致富一度成為困擾他們家的大難題。“要是沒有這些幫扶干部,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陳小霞說,“他們不僅教我們技術,給我們苗子,還幫我們的孩子解決上學問題,真的不知道怎么感謝他們才好。”rAq安康新聞網

在市科協的幫扶下,2016年到2018年,礦石社區還成立了安康市林源牧業有限公司、漢濱區向陽生態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漢濱區淡水溪谷綠色農民專業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同時積極推行“支部+X+貧困戶”模式,優化產業結構,依托能人大戶,幫助貧困戶開展林下種植業和畜牧養殖業及務工。rAq安康新聞網

在淡水溪谷農民合作社,記者見到了負責人潘永安。早些年,潘永安在安康城區做電腦耗材生意,隨著家鄉礦石社區發展越來越好,潘永安便有了回鄉發展的打算。2012年,潘永安成立了淡水溪谷農民合作社,經營花卉苗木。2018年,他共帶動了30余戶貧困戶就業,支付工資16萬元。今年,他又栽植了30畝奇異果,豐產期預計收入可達到200萬元以上。rAq安康新聞網

今年6月,為貫徹落實全市脫貧攻堅百日沖刺工作要求,市科協不僅第一時間制定百日沖刺行動計劃,該協會黨組書記、主席謝康還帶領幫扶村全體村干部,赴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平利縣參觀學習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培育等方面好的做法,為礦石社區發展產業提供經驗和動力。rAq安康新聞網

“沒有產業,社區就沒有活力!”市科協分管脫貧攻堅的副主席楊高這樣說,“拐棗、核桃本就是礦石社區的‘寶貝’,如今通過技術指導、管理培訓,相信今后這里會‘挖礦’的人越來越多!”rAq安康新聞網

據江興華介紹,去年,拐棗原料的價格已經從七八毛錢一斤漲到了兩塊錢一斤,如今,社區附近的蘇陜協作項目拐棗酒廠已經投用,礦石社區目前拐棗產業有2500余畝,等到豐產期,村民致富就不是問題。rAq安康新聞網

想讓村民更幸福rAq安康新聞網

從零散分布的林地到成規模的產業,讓生活在礦石社區的人心中充滿希望;從老舊破敗的面貌到整齊現代化的新顏,便是讓生活在礦石社區的人越來越幸福的關鍵。rAq安康新聞網

2002年,未滿20歲的向富麗從衛生學校畢業,回到當時的炭溝村跟著父親向茂青繼續學習醫術。由于向茂青是炭溝村唯一的村醫,工作量十分大,一方面為了給父親減輕負擔,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自己多積累一些經驗,向富麗就這樣一干就是十多年。rAq安康新聞網

“當時村里的條件差,衛生室只有幾十平方米,也不規范,工作起來很不方便。”向富麗說,“那時候村里的路不好,村民住的也不集中,有時候上門服務一個來回就耽誤一整天。”十幾年來,向富麗常常猶豫是否要繼續留下來,每次都在父親的開導下作罷。rAq安康新聞網

“看到村里條件一天比一天好,這幾年想出去的念頭越來越少了,現在自己也在社區安了家,便再也不想離開了。”向富麗說道。能讓向富麗留下來,除了父親的影響,更重要的還是舊貌換新顏的礦石社區。那些翻山越嶺出診的日子,現在只停留在了記憶里。如今,標準化的社區衛生室寬敞明亮、設施齊全,通村公路基本延伸到每家每戶門口,無論是在衛生室就診還是上門看診,再也不費時費力。rAq安康新聞網

福礦公路是連接礦石社區與207省道的唯一一條道路,因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道路也十分狹窄。市科協努力配合鎮村改造道路,如今福礦公路路面平整寬闊,群眾的出行更加便捷。rAq安康新聞網

放眼礦石社區,不僅實現了安全飲水全覆蓋,解決了500畝灌溉問題,新修道路、“亮化”工程、新建社區廣場、“兩房”建設等一系列民生工程,都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數。rAq安康新聞網

對于這一切,潘永安的感受也很深。他的奇異果園目前用的是微噴技術,一方面可以保持園子的濕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土壤板結,這在從前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剛回來的時候,園子澆水都是靠抽水,費時費力,現在除了微噴技術,還有滴灌,不僅省力還省水。”潘永安說。rAq安康新聞網

“你看看我們現在的社區環境多好啊,要不是這兩位同志幫我們爭取項目,哪來這么好的條件!”向榮群深有感觸地說,“你再來看這個機器,在這里一點,就可以連線專家,養殖種植等技術問題都能跟專家提問!”rAq安康新聞網

向榮群所說的“機器”是市科協在社區建設的科普e站,據趙德鋒介紹,科普e站除了方便村民查閱資料,還能跟安康科技專家庫直接連線,村民可以“面對面”與專家溝通。rAq安康新聞網

“發揮科協的優勢,將幫扶工作做好做精,讓礦石社區越來越富裕,這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的使命!”這是市科協駐村干部在幫扶工作中一直秉持的信念。rAq安康新聞網

想與群眾更貼心rAq安康新聞網

“你們每次到家里連口水都不喝,還給我們買這么多東西,我怎么好意思呢!”在市中醫醫院外科的病房里,貧困戶汪顯雨拉著市科協秘書長葉榮斌的手,久久不松開。rAq安康新聞網

記者從葉榮斌那里得知,汪顯雨是他包抓的貧困戶,汪顯雨的妻子余知蘭患靜脈曲張很多年,時常被疼痛困擾,但是由于手術費用高,所以一直沒有得到很好地治療。今年葉榮斌得知醫院可以為靜脈曲張的貧困病人免費手術,便第一時間聯系到他們夫妻二人。采訪當天,葉榮斌了解到余知蘭剛剛做完手術,便買了些營養品去探望。rAq安康新聞網

“這些干部好啊,不僅幫我們住上了新房子,還經常買東西看我們。”余知蘭對記者說,“我們以前住在山上,車開不到門口,房子也破舊,多虧了這些干部幫忙,我們只花了1萬塊錢就住進社區的樓房里了。”rAq安康新聞網

記者了解到,礦石社區的“兩房”建設讓社區89戶323人住房有著落,2018年又新建安置房36戶,危房改造6戶,分散建房5戶,全部通過驗收并入住,使脫貧戶全部達到安全住房標準。rAq安康新聞網

2018年脫貧的王化順也嘗到了新房帶來的甜頭。王化順的老房子是土坯房,不僅空間小而且年久失修,隨時面臨垮塌的危險。如今,他自建新房99平方米,不僅房子收拾得整潔干凈,而且房前就是公路,出行也方便了。rAq安康新聞網

而最讓王化順感激的,還是趙德鋒和江興華對他女兒的幫助。王化順的女兒患精神病多年,被確認為二級精神殘疾,由于缺少資金,病情一直沒有得到系統的治療。趙德鋒和江興華了解情況后,多方聯系幫助王化順的女兒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通過3個月的治療,病情明顯好轉。如今,王化順的妻子帶著女兒一起到了廣東務工。“是科協的干部救了我一家人啊!”對于這一切,王化順有說不出的感激。rAq安康新聞網

“群眾的事就是我們的事,貧困戶的事就是大事。”在趙德鋒和江興華的心里,這就是幫扶工作的方向。他們不僅積極協調,每年投入資金2萬元,為貧困戶購買米、面、油、書籍等慰問品,還與航天四院、華銀科技有限公司等聯系做好貧困學生資助工作。同時,不定期邀請市中心醫院、中醫院專家、醫務人員深入礦石社區開展義診義治、免費發放藥品和健康咨詢、為社區群眾送健康服務活動,讓群眾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到專家級的醫療服務。rAq安康新聞網

今年7月,市委組織部、市脫貧辦通報了2018年度市級單位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的考核結果,趙德鋒和江興華分別被評為稱職第一書記和優秀工作隊員。這份榮譽對他們而言,是沉甸甸的責任。rAq安康新聞網

“讓群眾滿意不是我們的追求,讓群眾都能賺到‘真金白銀’才是我們的目標。”趙德鋒和江興華這樣說,“我們要讓礦石社區不僅有美麗鄉村的面貌、不斷發展的產業,還要充滿群眾的歡歌笑語,這才是礦石社區最有價值的‘礦石’!”rAq安康新聞網

 rAq安康新聞網

(責編: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