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建全
從工業園區變身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安康高新區歷經負重起步的初創階段、躋身國家高新區的成長階段和引領安康全市發展的躍升階段,形成了靈活高效的體制機制和系統成熟的發展模式,已成為安康全市高質量發展引領高速增長的一面旗幟。
村民住進社區,年輕人家門口就業
“酒還是要少喝一點,要注意身體。”8月14日,在安康高新區的現代城小區,社區綜合辦副主任周強碰見了居住在社區的村民,就停下腳步拉起家常。
周強的另一個身份是高新區羅家梁村黨支部書記。“2009年,高新區被批準為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因為開發需要,我們就動員全村300多戶村民通過實物安置的形式,把村民都安置進了現代城小區。”周強說,“在此之前,高新區并沒有成熟的樣板,我們就通過給村民分配門面房、加上每戶可以以優惠的價格再購買一套商品房的政策,解決大家的后顧之憂。”周強表示,門面房由社區統一經營,村民每年可享受分紅,優惠價格購買的商品房還可以出租,村里的年輕人在社區周圍實現了就業。
2015年,國務院正式批準安康高新區升級為國家高新區。近4年來,安康高新區推進項目建設1000余個,引進各類企業600余家,主要經濟增速始終高于全市10個以上百分點。同時,按照海綿城市的建設標準,50余條骨架路網、同步建成的污水處理廠和變電站及天然氣站、6大社區、4大主題公園、3大市民廣場和20余所學校先后投入運營。
據高新區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羅家梁村走在了脫貧攻堅的前列。今年以來,高新區在脫貧攻堅方面,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剛性要求和“577”退出標準,財政配套落實2200萬元扶貧資金,精準推進兩房清零、基礎配套、產業發展、就業增收、公共服務保障和新民風建設,安康扶貧空間線上線下銷售農產品1.32億元,促進就業2.1萬人,入選2018年度全國“大數據+扶貧”十大應用案例。
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發展
“今年3月份,我們企業剛來到安康高新區,在招聘員工的過程中,因為對當地情況不熟悉,使用了之前在其他地方招工的方法,效果不是很理想。”陜西金富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辦公室主任紀大才回憶說。
為保障陜西金富康科技有限公司用工需求,安康高新區創業就業服務局立即發揮“企業大招工服務中心”作用。“利用所有能宣傳的方式,把金富康的招工簡章全部打向安康市各縣區,最大程度地把信息擴散出去;對接各個人力資源公司,協助招工;選派一個固定人員常駐公司,協助企業做好入職員工服務等一系列工作,穩定入職員工。”安康高新區創業就業服務局助力企業發展的“三把火”讓紀大才放了心。
“今年上半年,全區新增企業542戶、新增個體工商戶686戶。創新企業出口退稅模式,財政出資設立出口退稅周轉資金池,同時與銀行合作推行企業出口退稅貸款業務,有效激發企業產品出口信心。上半年,高新區完成外貿進出口3.05億元、占全市出口總額的76%,同比增長813%。”高新區管委會工作人員表示,良好的營商環境保障了經濟高質量發展,高新區優化營商環境典型做法還在全省營商環境視頻大會上交流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