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董良軍 通訊員 張海浪
這是一次全面的精神洗禮,更是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安康市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聚焦重點問題,一開始就奔著問題去、對著問題改。針對群眾關心的上學難、看病難、就業難、停車難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檢視剖析、開展專項整治,大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整改,“為民服務解難題”取得扎實成效,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有效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病灶、深查細研,推動主題教育往心里走
在全市深入開展“訪民情、解難題、辦實事”活動,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產業發展、教育醫療、創業就業、行政審批、基礎設施等問題確定了一批調研課題,各級領導干部帶著問題,采取“五不兩直”方式,下“深水”摸癥結、查實情,到一線找方案、解難題。
市委書記郭青帶頭深入到漢濱、漢陰、旬陽就群眾普遍反映的易地扶貧搬遷“融入難”等問題進行專題調研,市長趙俊民圍繞產業扶貧、中心城市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深入項目一線開展調研,并召開現場會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全市各級領導干部堅持對標對表,紛紛深入分管領域或基層單位,主動回應群眾需求、找準問題癥結、立查立行立改。
市人社局黨組班子成員和縣級領導干部圍繞新社區工廠招工穩工難、建筑行業拖欠農民工工資事件頻發等群眾關心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深入十縣區60個鎮村開展調研30余次,針對存在問題先后制定《關于加強和改進毛絨玩具企業員工管理的指導意見》《安康市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專項整改方案》等;市教體局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義務教育大班額問題深入開展調研,扎實推進中小學、幼兒園標準化建設和兩輪中心城區教育資源整合提升工程,實施教育項目1000余個,新改擴建校舍100余萬平方米、新增學位5萬個。同時,各縣區各部門結合實際,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調研成果交流,推動調研成果不斷轉化為克難攻堅的實踐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各級領導干部共開展調研12000余次,召開調研成果交流會470余場次,解決實際問題3400余個。
持續發力、標本兼治,推動主題教育往深里走
在扎實推進省委確定的11項專項整治任務的同時,從我市實際出發,提出了房地產領域和金融領域2個“自選動作”,并采取“四查四強化”深入開展駐村幫扶專項整治,形成了“11+2+1”的專項整治問題清單。采取一個領導牽頭、一個部門主辦、一張清單關總、一套措施落實、一本臺賬管理的“五個一”措施,運用項目化方式推進整治工作。
市委組織部督促各縣區各單位全面排查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不擔當不作為問題,梳理具體表現、整改措施和典型案例20余個;市紀委監委牽頭聚焦扶貧領域腐敗、教育醫療、食品藥品安全等民生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等6方面問題,分類制定措施,強力推進整改。大力整治文山會海,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問題,今年前三季度,以市委、市政府名義下發的文件和全市性會議同比分別減少39%、28.6%,全市性督查檢查考核計劃由168項精簡至40項、壓縮76.2%。全市共撤銷“亮曬作”“先鋒行動黨旗紅”等7類懸掛密集的活動牌287個、橫幅標語365條,向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發起了“總攻”。
真抓實改、服務群眾,推動主題教育往實里走
持續推進為民惠民八大行動,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打贏藍天保衛攻堅戰、食品安全、信訪矛盾化解等專項整治行動,制定《優化營商環境五大專項行動方案》,持續推進“一網通辦”,市級892項政務服務事項中,710項實現了“網上辦”。
市城管執法局深入開展城市管理與渣土車管控、工地揚塵治理、燃煤油煙整治專項行動,查處違規拉運渣土200余車次,向城區違規在建工地下責令限期整改通知70余份,實施行政處罰17萬元,1至8月份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和地表水環境位列全省第二、第一。市住建局圍繞群眾關注的“出行難”和老舊小區環境“臟、亂、差”問題,加快推進育才路、果園路、香溪路綜合改造,完成駱家莊片區背街小巷改造、寇家溝片區背街小巷路燈增設工作。市市場監管局開展加工“黑作坊”、保健食品虛假宣傳、校園周邊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聯合整治行動,責令限期改正94戶,行政約談16家,立案查處103起,罰沒金額59.96萬元,全力守護群眾健康安全底線。鎮坪縣針對集體訪、纏訪、鬧訪突出問題,縣級領導帶隊,與縣直部門及各鎮主要領導每月至少安排一天時間深入基層接待群眾來訪,與來訪群眾面對面交流溝通,變“上訪”為“下訪”,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松勁、解決不徹底不放手、群眾不認可不罷休。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關鍵在行動,最終看效果。當前,我市各級各部門繼續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實際,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一步一個腳印,盯住不放,持續整改,確保“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安康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