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運祥 通訊員 汪銀春 李清泉 雷超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木瓜,因其寓有美好的純真情誼,而被千古傳頌;木瓜,因其豐富的營養和經濟價值,而成為群眾脫貧增收的致富產業。
11月9日,首屆白河木瓜文化節在白河縣中廠鎮石梯社區舉辦,市林業局局長陳揚斌,西安涇河工業園管委會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光明,白河縣委副書記王日新,高陵區科技工信和商務局副局長任謙文,中、省、市駐白幫扶單位相關負責人及有關縣級領導參加活動。
“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既是對木瓜產業的宣傳推介,也是對白河鄉村旅游的一次宣傳,也讓更多的外地人走進白河,了解白河。”安康戶外小牛徒行俱樂部的陳先生說,從網上看到白河舉辦首屆木瓜文化節的消息后,就自發組織了10余人的小團隊,早上6點從安康乘車來到現場,參加一場別樣的文化節。
來自十堰的明先生不時的用手機直播的方式,將現場的火爆情況分享給十堰的親朋們。“來現場的游客,還能獲贈一個木瓜和一瓶木瓜酒哦。”明先生高興地在鏡頭前展示著。
活動現場,主辦方還精心設置了20個山貨及農產品售賣展位,木瓜酒、土雞、臘肉、菜籽油、葛根茶、蜂蜜、木瓜盆景等琳瑯滿目的農特產品吸引眾多游客和群眾前來購買。“今天一上午我就賣了將近4000塊,好多人還加我微信,幫我推銷。”白河縣女兒寨蜂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梅明強高興的說著。
“都是土生土長農特產品,一點污染都沒有,我一擺出來就被搶購一空。”家住中廠鎮寬坪村的趙昌芳說,以前好山貨賣不出去變不了現,舉辦這樣的活動不僅給農產品提供了銷售渠道,而且也讓農村的老年人在家門口有了收入。
活動中,縣林業局和中廠鎮分別對木瓜產業和木瓜特色小鎮進行了推介,并同步舉行了木瓜產業供求信息發布、木瓜采摘、最美木瓜評選、木瓜及特色農產品展銷、木瓜釀酒大賽、木瓜抖音大賽、網紅直播等系列活動,并對獲得前三名的“最美木瓜”進行現場拍賣,最終一等獎“最美木瓜”以10000元的高價競拍成功。同時,由西安市高陵區、安康市文化產業發展中心和縣文化館的文藝工作者帶來的精彩文藝表演,獲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供銷社以每個3至5元的價格從果農手中收購木瓜,配上底座、禮品盒,提升產品附加值,準備在木瓜文化節上向各地游客展示。這樣不僅能夠防止木瓜爛掉,增加果農收入,還能夠促進消費扶貧,為木瓜文化節貢獻一份力量。除此之外,我們還通過線下售賣、網店銷售、展會推廣、蘇陜扶貧協作平臺等渠道,以10至25元價格進行銷售,推動產業發展。”縣供銷社負責人陳和鳴說到。白河縣不斷拓寬思路,根據光皮木瓜香氣四溢、色澤漂亮的特點,把觀賞木瓜作為賣點,從農戶手中收購優質木瓜,精心包裝。木瓜鮮果賣到江蘇溧陽供不應求,2019年各示范園加強了木瓜管護,還套上實驗模具,計劃銷售2萬個觀賞木瓜到溧陽。
“小木瓜”成就“大產業”。據悉,白河迄今已有1000多年木瓜栽培歷史,被譽為“中國光皮木瓜之鄉”。木瓜不僅位列“八大”立縣產業之首,還是白河“一縣一業”的綠色主導產業。目前,全縣累計發展木瓜14萬畝,其中連片栽植8萬畝,木瓜掛果面積達7萬畝,年產量2.6萬噸,研發木瓜系列產品20余種,累計獲批5項國家專利,榮獲6個獎項,先后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和“中國生態富硒木瓜示范基地”稱號。2018年,白河縣政府與江蘇省中科院南京植物研究所簽訂木瓜產品研發框架協議。舉辦首屆白河木瓜文化節,目的是通過“文化搭臺、產業唱戲”,讓白河木瓜走出大山,走進更多的消費者,也讓更多的朋友認識白河木瓜、愛上木瓜產品、投資木瓜產業,真正讓木瓜產業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穩定增收的富民產業,助推白河經濟發展,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拓展了銷路,木瓜產業蓬勃發展,該縣探索木瓜產業“旅游+”模式的機制和運行。通過打造“木瓜旅游文化小鎮”,開辟以木瓜元素為主體的景點,創辦木瓜文化節和木瓜產業高峰論壇,開發木瓜旅游紀念品,開展木瓜酒品鑒、木瓜王評選、木瓜采摘節、木瓜攝影大賽等活動。通過推動985高校聯盟,圍繞木瓜產業技術研發、產業升級,建立融康養、休閑觀光等為一體木瓜田園綜合體。 “十三五”期間,白河縣結合生態建設和產業扶貧,圍繞食品、藥品、化妝品三大主攻方向,聚焦“五個一流”木瓜發展戰略目標,提高木瓜全產業鏈綜合集成水平,推動光皮木瓜入列《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創辦中國光皮木瓜產業科技中心,推動白河木瓜產業實現從傳統走向現代的歷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