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運祥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以來,我市社會各界對全會精神學習的熱度持續不減,并紛紛表示,要在學懂悟透全會精神的基礎上,真正把全會《決定》所傳達的要求做實,扎實做好當前各項工作,把學習貫徹的成果體現在推動安康經濟社會發展的實效上。
爭當經濟發展的“先行者”
安康市富硒產業發展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趙昆表示,安康是全國最大的天然富硒區,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富硒產業作為生態友好型產業的首位產業和支撐貧困群體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著力構建融合發展的綠色循環產業體系,富硒產業已成為安康綠色循環發展新的增長極,富硒食品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的超高速增長,2018年全市富硒食品產值達到478.7億元,增長23.4%,對規上工業貢獻率30.5%,居全市六大支柱產業之首。
“全會提出的‘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為安康發展富硒產業指明了方向,更加堅定了安康發展富硒產業的信心和決心。”趙昆說,“市富硒產業辦將結合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切實履行牽頭抓總作用,按照現代化富硒產業發展體系建設要求,以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和產業興旺為主題,重點實施富硒基礎研究工程、高標基地建設工程、加工能力提升工程等10大工程,著力提升功能弱項,補齊產業發展短板,全面提升安康富硒產業發展整體水平,推動富硒產業高質量發展。”
漢濱區工商聯干部翁軍表示,“全會提到了我國經濟制度的保持和發展問題,強調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一重大訊息給漢濱民營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讓廣大非公經濟人士信心倍增。”
“今年以來,在全市各方面的支持下,漢濱區民營企業有了新的發展,GDP突破150億元,社會貢獻率達到32%,在全市循環經濟發展增速中排列第一位,扛起了社會扶貧的‘半壁江山’。”翁軍說,“有了中央的聲音,有了制度的保障,有了克難奮進的信心,新常態下,漢濱區民營企業順勢而行、逆勢而為。”
堅持制度優勢再創新輝煌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安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干部姜波表示,將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擁護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市發改委將緊密聯系發展改革工作實際,對標省市考核指標,認真查漏補缺。自覺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充分發揮經濟綜合部門作用。謀劃編制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科學制定目標,認真做好任務分解。圍繞‘十四五’發展,緊盯交通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和‘三個經濟’等重點領域,加緊謀劃一批重大項目,為接續發展添勁加力。”姜波說。
安康市人民檢察院干警張曉峰認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關鍵是要堅定制度自信,把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體現在各項檢察職能行使中。他表示,當前將主要圍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目標,持續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努力為安康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檢察力量。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創新,支持各類人才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如何使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并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如何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提出了特殊要求和重要思考。
紫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干部楊志貴認為,要樹立“人才資源為第一資源”和“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的理念,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
努力讓農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
“安康全域摘帽后,即將進入‘后脫貧攻堅時期’。四中全會指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四中全會做出的這個重要部署和制度安排,指明了‘后脫貧攻堅時期’黨在農村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對廣大農村群眾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旬陽縣金寨鎮珍珠村第一書記徐以勤說。
作為一名基層扶貧干部,徐以勤表示,將認真落實中央關于穩定脫貧攻堅政策的要求,切實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干勁,深入實施2019年脫貧攻堅“清零達標”專項行動,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堅決如期實現“戶脫貧村退出”目標。
省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寧陜縣四畝地鎮黨委書記楊恩宏注意到,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完善黨員、干部聯系群眾制度,創新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始終做到為了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引領群眾、深入群眾、深入基層的要求。這將是基層黨員干部在落實全會精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要遵循和工作重點。
“我們鎮、辦干部處在基層,與農村群眾交往交流多,直面矛盾也比較多。凡是與老百姓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哪怕再小,都是我們黨和每一位黨員的光榮使命;凡是侵害老百姓利益的事,哪怕再小,都是我們黨和每一位黨員的不可觸碰的工作底線。”楊恩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