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搬遷時代:我市自易地搬遷實施至今,全市已建設安置點1364個,實現集中安置26.86萬戶、94.54萬人,安康已進入了“后搬遷時代”。易地搬遷工作重點從解決好“怎么搬”向“搬后怎么辦”轉變,從“搬得出”向“穩得住”“能致富”轉變。安康通過發展新社區工廠,倡導“園區總部+新社區工廠+家庭工坊”發展模式,解決好搬遷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問題。通過深入開展新民風建設,讓搬遷群眾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真正從農民變成市民。新社區工廠就業扶貧模式入選全國精準扶貧十佳典型經驗和中國改革十大案例,新社區工廠暨“新社區工廠貸”做法得到有關方面的肯定。
消費扶貧:是扶貧方式之一,指的是社會各界通過消費來自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產品與服務,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我市通過搭建電商平臺,開展農產品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有關部門甚至在更大范圍內推介來自貧困山區的農副產品,實現和市場有效對接。舉辦了“陜西安康包裝飲用水暨富硒食品北京推介會”等消費扶貧活動,開展消費扶貧帶動貧困戶24001戶。積極發揮安康扶貧空間消費扶貧、電商扶貧等復合功能,安康扶貧空間以“短期助力脫貧攻堅,長期引領經濟發展”主題理念榮獲2019網絡扶貧十大案例。
百日決戰:2019年我市要實現9個貧困縣區摘帽、845個貧困村退出、22.9萬貧困人口脫貧,2019年6月初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脫貧攻堅推進暨沖刺全域脫貧摘帽大會之后,在2019年6月22日、8月11日、9月29日,市委主要領導先后向全市發表三次《脫貧攻堅“百日決戰”電視講話》,形成了強勁的號召力、動員力、推進力,為集中時間集中力量沖刺攻堅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西康高鐵:2019年4月26日,新建西安至安康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中國鐵路總公司、陜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復,標志著西康高鐵即將啟動實質性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西康高鐵全長170.2公里,總投資329.2億元,計劃建設工期5年。截至目前,西康高鐵項目已完成用地預審、規劃選址、社穩評估、地災評估、節能評估、環境評價、地震安評、水土保持、防洪評價、壓覆礦產等審批及備案手續,項目初步設計已通過預審,征遷任務現場核查工作已經完成,征遷補償標準制定工作正在加緊推進。
智慧治理:2019年7月1日,“中國建行援建·安康智慧治理”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該平臺囊括共享交換平臺、智慧黨務平臺、智慧政務服務平臺和網站集約化建設平臺四大板塊,突破傳統“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重塑治理格局、完善共治設施、實現流程再造,有力推動安康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截至2019年11月底,市級和縣區共71家網站完成集約化建設,437項便民服務事項在“i安康”APP上實現掌上辦理,1143個“三級四同”行政審批類事項辦事指南全面公開,讓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
十二字箴言:2019年3月15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郭青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的市委辦公室機關第一黨支部組織生活會,并為市委機關以及市紀委監委近200名年輕干部講黨課。郭青以老黨員的身份,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長閱歷、工作經驗、人生感悟,勉勵廣大年輕干部牢記“比較、換位、擇重、慎言、綜合、深思”六個關鍵詞。“比較”就是要學會選擇、懂得取舍;“換位”就是要設身處地、推己及人;“擇重”就是要選擇重點、突顯關鍵;“慎言”就是要修口修心、謹言慎行;“綜合”就是要總攬全局、注重統籌;“深思”就是要學會思考、善于總結。
四連優:在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目標責任考核優秀等次,總結凝練出彌足珍貴的“安康創優精神”之后,我市緊盯“追趕超越、綠色崛起”、加快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發展目標,砥礪前行,乘勝追擊,再次奪得2018年度全省優秀,實現了安康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四連優”。鞏固了經濟生態、政治生態“雙一流”的良好勢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決定性基礎。
三年成新風:2017年市委以一號文件形式出臺《中共安康市委關于大力推進新民風建設的實施意見》,推進以“誠、孝、儉、勤、和”為主要內容的新民風建設,將其作為扶貧扶志主抓手,不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優良民風保障和社會思想基礎。按照全市新民風建設“一年初見效”、“兩年大變樣”、“三年成新風”的目標,2019年是新民風建設“三年成新風”之年。我市依托“一約四會”,組織開展“五項教育”1871場次,道德評議3300場次,舉辦集體升學禮1087場,樹立正面典型4734個、負面典型765個,農村辦酒席下降80%,人情消費下降90%。
“一肩挑”:2019年以來,陜西省全面啟動村、社區推行村(社區)兩委主要職務“一肩挑”工作,并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同安排、同部署。我市積極推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工作,精簡村干部職數,減輕村級經濟壓力,理順“兩委”關系,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鎮坪率先實現村“兩委”主要負責人“一肩挑”全覆蓋,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定《關于將鎮坪縣作為“一肩挑”運行機制改革創新觀察點的建議》。
藍天保衛戰:2019年,全市建成漢陰、嵐皋、旬陽3個省控和安康高新區、恒口示范區、旬陽高新區3個市控空氣質量監測站;完成平利、旬陽、白河3個高速公路省際卡口遙感監測設備安裝并與省廳聯網。深入開展中心城市打贏藍天保衛戰百日攻堅整治行動,建立宣傳教育、協調反饋、“鎮辦吹哨、部門報到”、督查督辦、問題線索移交等五項機制,共發現大氣污染問題253個,完成整改213個,移交線索9件,空氣質量反彈有效縮小。截至2019年12月30日,中心城市空氣優良天數326天,優良率89.6%,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39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排名全省前列。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2019年是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我市堅持系統思維,找準工作著力點,努力在提升知曉率滿意度、依法懲治、“打傘破網”、行業系統專項治理、基層組織建設上實現新突破,持續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向縱深發展。全市依法打掉黑社會性質組織4個、惡勢力犯罪集團16個、惡勢力團伙32個,敦促156名涉黑涉惡人員投案自首,查扣涉案資產10012.5萬元,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及“保護傘”問題位居全省第一。作為全省唯一創建全國掃黑除惡重點培育市的地級市,基本實現“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目標。
基層減負:2019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黨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下大力氣整治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陸續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嚴明減少會議文件檢查考核規定確保基層抓落實的通知》、《關于重申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有關事項的通知》等文件,通過一系列“硬措施”,持續用力糾“四風”,靶向發力治頑疾,把黨員干部尤其是基層黨員干部從文山會海、頻繁的檢查督查、過度留痕等事務中解放出來,凝聚起真抓實干的強大合力。2019年1至11月,全市共查處違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429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79人,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通報典型案例24批99件107人。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我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廣大黨員干部把主題教育的過程和成果轉化為決勝貧困、贏得小康的定力、斗志和功效,有效解決了一大批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凝聚起了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全市共梳理問題1.8萬余個,已整改完成1.3萬余個。查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540件782人、處分345人,通報曝光典型問題兩批19起。9個貧困縣區、22.9萬貧困人口將如期實現全域脫貧摘帽目標。2019年1至11月,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1770.54億元,增長16.5%;實現增加值增長12.4%,位居全省各市區第一。
“戴頭盔”:為了有效遏制二輪、三輪摩托車交通事故多發態勢,進一步加強道路交通秩序管理,2019年,我市集中警力,開展為期6個月的摩托車、電動車專項整治行動。目前,形成了全民佩戴安全頭盔的良好交通秩序。
營商環境:2019年,我市在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實推進營商環境十大行動的基礎上,對照中省要求、對標發達地區、對接通行規則,從簡政放權、審批改革、執法改革、法治環境、暖心服務、行政效能、全民素質、改革創新等八個方面重點突破,精準施策,持續發力,安康入選“中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城市”。
常安故事:安康與江蘇常州的交流與合作由來已久,自1996年兩市正式建立結對幫扶關系以來,至2019年已走過23個年頭。多年來,安康在組織領導、人才交流、資金幫扶、產業合作、勞務協作、社會幫扶、攜手奔小康等領域與常州市開展了廣泛深入的交流合作,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創新方式方法,經濟合作日益密切,感情友誼不斷加深,講出了一篇又一篇動人的“常安故事”,其中就包括了2018年1月23日,安康市第一只毛絨玩具的誕生。
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2019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對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中期創建工作進行調度評審,經專家組綜合評分,我市得分84.80分,位列西部第二。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我市把示范區創建作為扶貧扶志的主要抓手、追趕超越的動力支撐、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載體。通過一系列務實舉措,全市文化設施建設全面提速,保障體系建設更加規范,服務效能顯著提升,社會力量參與機制初步形成,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全面啟動,交流宣傳影響廣泛,在貧困地區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領域形成了許多工作特色與亮點。
24小時閱讀吧:全市24小時自助性質的小型公共圖書館“安康閱讀吧”已成為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據了解,我市計劃在中心城區建設20個,現已建成開放15個、在建5個。同時,9個縣城計劃建設10個,現已開館1個,在建9個。已經開放的閱讀吧,對推進全民閱讀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其中東大街、興安門城樓、興安西路閱讀吧平均每月到館讀者超過1萬人,龍舟文化園閱讀吧也達到了月均進館6500人次。
“三年百市百店千點”:自2019年3月起,安康市分別在華南、華北、華中、華東、西南、西北、東北七大區域開展安康富硒農特產品“三年百市百店千點”送健康系列活動,旨在搭建經貿交流平臺,讓更多的人了解安康富硒農特產品,將健康高品質的生活送進千家萬戶。截至2019年底,共建立32個安康富硒農產品直營店、180余個營銷點,有效提升了安康富硒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安康籍軍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約1.5萬名官兵組成方隊接受檢閱,查穩、梁瀟、李仁斌、王亞妮等安康籍軍人,分別在空軍、聯勤保障部隊和女兵方隊接受檢閱,引發安康人民廣泛關注,成為所有安康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