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羅偉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關于加強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林林總總,對醫療衛生的關注,關乎群眾最根本的民生福祉,讓我激動萬分,對以后的工作更增添了信心與干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市政協委員、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周玲說。
在市疾控中心工作多年,周玲深知疾病防控對公眾安全與健康的重要性。“2003年,SARS病毒爆發后,國家開始重視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對市縣區的疾控中心做了整體規劃,投入了大量的建設資金,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但長期以來,由于政策傾斜、薪資待遇不高等問題,基層疾控機構長期面臨專業技術人才和物資短缺的窘境。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作為民生工程的重要環節,其工作內容也與時俱進,不斷細化,疾控中心亦是如此,對艾滋病、結核病、瘧疾等傳染病的控制,慢性病的檢測,職業病的防治等方方面面都加諸于原本的工作范疇之上,但基本的配置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無論是人才隊伍還是福利待遇、物資儲備等,都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的需求了。”
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更為疾病防控的再加強、再建設敲響了警鐘。“疾控中心作為防控傳染病的中堅力量之一,在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中,理應得到政策上的重視和財政方面的支持。”周玲認為,下一步,疾控機構應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力度,目前疾控機構的福利待遇低,工作中的危險系數大,編制少等,使得疾控中心的發展和日常工作受到極大的掣肘。
“之所以要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就是要讓群眾少得病、不得病、晚得病。很多病癥前期大多都屬于細菌感染,防治疾病傳播在加強健康宣傳教育、提高群眾防控意識的同時,縣區也應建設獨立的傳染病醫院。針對傳染病老的不能消除,新的還在發生的情況,要有醫院采取“平戰結合”的方式(即日常是綜合性醫院,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戰時情況下,就是專門的傳染病救治醫院),保障醫療資源的穩定。”周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