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見習記者 賀珍珍 實習生 胡宇軒)8月2日,我市舉行2023年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情況并答記者問。
今年以來,市工信局緊緊圍繞“三個年”活動部署要求,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全市民營經濟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優化、后勁逐步增強。為做好惠企紓困工作,不斷優化服務措施,積極抓好《安康市政企溝通聯系工作機制》落實,每季度召開民營企業餐敘會或座談會,認真執行每周“親商助企日”制度,聚焦重點企業、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和廣大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面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一對一”開展幫扶,同時樹立“畝均論英雄”鮮明導向,強化評價結果運用,鼓勵開展差別化資源要素配置,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上半年,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52萬戶,市場主體總量達28.54萬戶,其中各類企業5.51萬戶。一季度非公經濟增加值168.37億元,占GDP比重達60.4%,保持全省領先。
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優勢,以提升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水平為目標,以構建寬松的準入環境、公平的競爭環境和穩定的發展環境為抓手,不斷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其中,聚焦供水、供電、供氣、金融服務等重點領域收費,持續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推動惠企政策落實落地、為市場主體減負紓困。制定部門聯合抽查計劃,緊扣群眾反映熱點、營商環境痛點和行業領域風險點,開展民爆企業、道路危險品貨物運輸、學校食品安全、娛樂場所、人力資源等重點領域聯合抽查。今年1—7月,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82萬戶,至7月底全市實有市場主體28.61萬戶,同比增長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