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東)今年以來,我市把高質量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通過精準謀劃招引、高效實施推進和協同要素保障,不斷強化項目“四個一批”全方位閉環管理,工業項目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26.2%,位居全省第一。
精準謀劃提升產業支撐。搶抓“兩重”“兩新”政策機遇,聚焦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等重點領域,結合“十五五”規劃編制契機,以6條涉工產業鏈建鏈延鏈補鏈為主線,積極跟蹤政策導向、資金走向、資本動向、企業意向,四輪次謀劃儲備2025年工業項目483個、總投資1027億元,分別是去年的1.2倍、1.4倍;已初步征集謀劃“十五五”工業項目1013個,總投資3263億元。
高效推進提升發展質量。成立覆蓋6條涉工產業鏈的4個產業協作和招商工作專班,用好“陜企通”、民營企業座談會、親商助企、遍訪幫扶等機制,收集交辦解決項目建設問題訴求52個,重點破解辦結企業用地用工用能、貸款融資物流等難題38個。召開產業鏈政銀企對接會3次,征集推送44個工業項目融資需求39.79億元,推薦26戶企業和項目25.69億元貸款需求納入全省工業領域技改和設備更新專項再貸款目錄。加強各級惠企政策宣貫落地,督促兌付2022年以來國家和省市惠企項目3015個、資金11.03億元。市級層面擠出1億元工業發展專項資金,對項目謀劃建設、技改升級、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等各環節全鏈條提供一攬子支持政策,實打實解決項目建設具體難題。開展拜訪招商考察16場次,拜訪產業鏈目標企業150余家,新招引制造業項目91個、總投資117.1億元,落地在建工業項目281個、總投資368.4億元,已建成123個;實施新增產能項目97個、已竣工53個,累計釋放產值8.6億元。
創新驅動增強新質動能。市工信局為牽頭產業鏈鏈主(上)企業精心遴選28名科技副總(特派員),有序推進安康市新型材料科創中心、安康市消費電子產業科創中心、安康市交通裝備(智能新能源船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鏈科創平臺建設。舉辦產業鏈產銷銜接、技術對接專場活動10場,積極聯合相關部門開展促銷推介、招聘培訓、政銀企對接等活動。規上工業企業全部接入安康產業鏈協同平臺,4戶企業被新認定為工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應用場景,2戶企業入選首批先進級智能工廠,軒意光電實現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零的突破,投資21.97億元的安康智算中心一期1000P算力項目即將建成運營,為高質量發展積蓄了強勁新質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