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9日——一個值得秦巴人民歡欣鼓舞的日子!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安康高新區。身處秦巴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安康,終于擁有了一個屬于自己,也屬于整個秦巴山區唯一的國家高新區。
支持給力 喜訊頻傳
安康高新區自2010年4月正式掛牌成立以來,在國家科技、國土、住建等部委的高度重視下,在省委、省政府及省級相關部門的傾力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及市級職能部門的合力作為下,以創建國家高新區的標準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致力打造秦巴特色高新區,建設安康中心城市新中心,在基本具備創建國家高新區的條件下,市委、市政府決定于2013年10月全面啟動國家高新區創建工作。
國家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擠出專門時間,在北京聽取安康市委、市政府創建工作專題匯報,協調相關部委指導安康高新區立足秦巴山區獨特的自然稟賦,重點發展富硒食品、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新型材料四大產業,通過科技創新、研發平臺建設,將豐富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秦巴山區推進科技扶貧提供范例。并于2015年4月22日至23日,帶領相關司局到安康實地考察,推進“創國”。
陜西省委、省政府把安康高新區“創國”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將安康作為全省唯一的國家高新區向國務院申報。分管副省長張道宏多次到安康高新區調研,并組織發改、科技、國土、環保、住建等與安康高新區“創國”工作密切相關部門現場把脈,嚴格按照工作程序批出“路條”,給予了安康“創國”工作最大的支持,實現了申報工作的效益最優化。
安康市委書記郭青,市長徐啟方,市委常委、副市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趙俊民,團結帶領各級各部門,把高新區“創國”作為堅持以民生為本的循環發展理念、建設美麗富裕新安康的關鍵突破,除“點對點”爭取上級組織的重點支持外,還千方百計利用出差、開會、招商之機向上級有關部門負責人匯報聯絡對接、落實整改措施、加快信息反饋,為申報工作搶占了先機,贏得了重視。一個通過建設國家高新區助推秦巴山區科技扶貧的大陣地、大平臺由此成功搭建,安康高新區也終于在轉型升級中完成了華麗蛻變。
高點定位 擔當作為
安康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作為“創國”的主要承接機構,巧借申報國家高新區的歷史機遇,著眼國家限制開發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示范區、國家主體功能建設示范區和國家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功能劃分、高點定位,以建帶創、加速升級。
該區按照建設現代城市新區、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和創新示范區的戰略思路,在構建產業高地、構建投資洼地、推進產城融合上揮毫潑墨,堅持規劃引領、基礎先行、產業支撐、招商為要、創新推動,先后投資80余億元建成20余條四通八達的骨架路網,投資20余億元建成近4000畝高標綠化的公園廣場綠地,投資200余億元建成核心區12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區,投資50余億元建成10平方公里的飛地經濟園區,并且建成了國家級和省級科技孵化器形成科技統籌體系,引進各類企業400余家,成功探索實踐出了一條依靠科技創新和科技孵化推動成果轉化,惠及秦巴民眾的循環發展之路。
目前,安康高新區已經培育出新型材料、現代物流、先進制造、富硒生物、現代服務和“飛地經濟”等“六大聚集區”,形成了城市交通、現代商業、生態宜居、優質教育、醫療康健、體育運動、文化旅游、休閑美食、總部辦公創業、科研統籌等“十大功能圈”, 使高新區的經濟增速在普遍面臨下行壓力的大環境下,一路逆勢上揚,始終保持了高于全市10個以上百分點的發展速度。安康高新區已經成為陜西南部、秦巴山區的重要經濟增長極和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
放眼發展 再創新高
安康高新區轉型為秦巴山區唯一國家高新區是機遇更是挑戰、是使命更是責任、要發展更要高效。中省市賦予的歷史重托,要求安康高新區必須在秦巴山區集中連片地區扶貧開發、西部大開發和陜南突破發展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中國西部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生動的探索實踐。
站在全新起點上的安康高新區,在“十三五”規劃和遠景發展規劃編制中,他們始終突出中省市的戰略部署,結合國務院的批復要求,找準區域功能定位和秦巴山區發展角色定位,肩負生態前置、規劃引領、產業支撐、循環發展、造福秦巴的歷史重任,奮力推進現代城市新區、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和創新示范區建設,確保經濟社會發展在領跑安康的基礎上,輻射帶動整個秦巴山區加速建設小康社會。
安康高新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他們將在中省市的堅強領導和科學指導下,緊緊團結和帶領秦巴山區的廣大干部群眾,建設高新區、發展高新區,力爭把安康高新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高新區、全國具備優勢發展潛力的產城融合新區、中國西北優勢集中的交通樞紐之區、中國秦巴山區扶貧開發的科技支撐新區、中國適宜休閑度假的養生之區和全國機制體制活力創新的示范新區,為西部大開發、共圓中國夢做出更大的貢獻、實現更大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