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寇峰 張喬 見習記者 周需)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各種需求及生活指標也隨之提高,數字化城市管理便應運而生,它將成為未來城市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據記者了解,我市高新區數字化城管平臺將于2015年12月正式啟用,這是我市率先開通并將投入使用的城市數字化管理平臺之一,也是我市智慧城市建設邁出的堅實一步。該平臺總投資600萬元,覆蓋范圍主要是北至科技路,南至安康大道,東至建民轉盤,西至新路口,主要路段有:花園大道、秦嶺大道、學府路、漢江路、鉆石路等,監管內容包括市政設施、道路管網、水電管網、環境管理等,監控內容包括人員監控、車輛監控,在辦案卷監控,城市部件監控,重點項目監控、物聯監控等。
面對市容市貌問題,市民只需通過手機微信快速發送文字、圖片、視頻、語音等信息至微信公眾平臺進行信息反饋或撥打城市管理24小時投訴電話,立刻會有巡查人員趕赴現場核查,同時平臺指揮中心立即通知主管部門在時限范圍內處理完畢,并將處理結果及時告知群眾。這樣不僅減少了辦事環節,提高了工作的辦事效率,同時也體現出數字化城市管理的高效、便捷。
記者在高新城管局監控指揮中心對數字化城管系統建設情況進行采訪時,一群眾給數字化城管平臺發來一張照片——馬路中間有堆泥土無人清理,微信公眾平臺工作人員通過監控看到該圖位于學府路,立刻告知指揮中心,隨后,記者與高新城管大隊大隊長羅栓及執法隊員一同前往,下車后,現場可以看到如市民所發照片的畫面,執法隊員用對講機與指揮中心進行溝通,指揮中心令主管部門安排調動相關設備對現場進行清理,半小時不到就將泥土清理完畢,最后由指揮中心將處理結果告知群眾。隨后,記者和執法隊員一起繞著高新運動公園巡查,發現在該公園內有高新區城市管路局設立的宣傳牌(主要信息內容為添加微信平臺參與城市管理)沿著草坪擺放,有不少來此游玩的群眾在掃二維碼或并添加微信公眾賬號或記下城市管理24小時服務熱線,記者跟隨來到了高新區生態商業公園,見兩名巡查隊員正在對附近的下水管道進行查看,確保正常后才離開前往下一個巡查點。

據高新城管局監控指揮中心介紹, 截至目前,該系統已經處理高新區城市管理中的事件159件,在數字化管理系統開通后期, 還會將涉及到的國土、規劃、經發、教育局等多家單位接入數字化管理系統,從體制機制上提高工作效率,保證轄區各項管理職能全覆蓋,無縫隙落實。數字管理平臺讓市民親身參與城市管理過程,使廣大人民群眾能夠切實感受到數字化城市管理的高效與便捷,并享受到數字化城市所帶來的整潔、高效、便捷和舒適,切切實實體會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和諧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