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汪德璽 )11月13日,陜西省2015年重大文化精品項目——大型紀實性紀錄片《中國抗戰航空前哨》,由中央電視臺在安康機場正式開機拍攝,安康老城博物館、中國抗戰航空前哨博物館協助拍攝。安康機場公司也安排了專人全程負責安全管控、協調工作,確保拍攝和通用航空訓練萬無一失。
據悉,該紀錄片分上下兩集,主要對1940年至1945年期間安康機場航空戰場的抗戰情況做以還原,讓大家近距離了解抗戰歷史中真實的安康和安康機場。該片將于12月中下旬在中央電視臺探索發現頻道(CCTV-10)播出。
安康機場又稱安康五里鋪機場,始建于1938年,在抗日戰爭期間為中國空軍第59航空站,下設兩個航空大隊,即中國空軍第三航空隊和美國陳納德將軍的第十四航空大隊第68聯隊(飛虎隊一部)。第59航空站的主要任務是主動攔截日本轟炸川渝方向的戰機和為我軍從重慶、涼山起飛轟炸敵占區的轟炸機護航,曾駐守中、美、蘇等國的空軍將士2000多人,停靠二戰時期世界最先進的P-40、“黑寡婦”P-61、B-29等戰斗機、轟炸機100多架。在抗擊法西斯戰爭中,中國國民空軍和國際同盟軍并肩作戰,痛擊日寇,在中國大后方上空建立起了一道銅墻鐵壁。抗日戰爭后期,安康五里鋪機場充當了中國航空的最前哨陣地,成為中國空軍的大本營。由于安康飛機場的重要戰略地位和杰出貢獻,1945年5月,陳納德將軍和時云南省主席龍云還專程帶劇團慰問安康軍民和空中勇士。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中國抗戰航空前哨》的制作與播出,旨在教育人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奮發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