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孫妙鴻 楊遷偉)近日,記者前往香溪洞風景區時看到,以前道路兩旁高矗的陵墓建筑群,已被統一改成了臥式,且整齊有序、莊嚴肅穆地“隱匿”于一叢叢翠柏之間。據悉,目前景區已完成陵墓遷改253座。
安康城南的香溪洞風景區是4A級景區,每年有數以萬計的省內外的游客前來觀光游玩。然而在風景怡人的景區沿線,因歷史原因,卻散落著一座座參差不齊的大型陵墓,不僅令游客嘆息,也有礙景區自然環境。面對千百年傳承下來的喪葬習俗,如何改變?今年3月份,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下,我市啟動了殯葬改革,決定對香溪洞景區可視范圍內(即從景區入口到停車場的公路沿線涉及新城辦陳家溝、金川兩村范圍)已建墓地,實施就地改建成臥式陵墓,并不得再建新墓。
對此,漢濱區民政局工作人員王遵強介紹說:改造中,市區民政、香溪洞風景區管理局、新城辦等抽調專人成立了治理辦公室實行集中辦公,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和多種舉措,對治理范圍內的墓穴統一摸底造冊后,張貼了通告,逐一聯系陵墓家屬,簽訂改造協議。有些墓穴聯系不到家屬,就利用七月半、送寒衣等特殊日子蹲守等待,直至聯系到陵墓所有人。所幸的是,墓穴的家屬都很支持殯改新風,有力地推進了改遷工作。
改遷完成后,他們又在墓地周邊栽植了翠柏,不僅四季常青,還起到很好的綠化效果。“以前沿路不時有墳墓,看著有些害怕,尤其是夜間從此經過。現在栽上樹后,放眼都是綠色,很清爽。”市民陳先生高興地告訴記者。據介紹,墓地改造結束后,他們又倡導逝者家屬以鮮花等方式進行文明祭祀,杜絕焚燒紙錢冥幣、燃放煙花爆竹等,此舉也得到了陵墓家屬的支持,彰顯了安康市民應有的文明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