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萬春閣)當前正是麻疹易于流行的季節,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提防。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如病人咳嗽、打噴嚏時)直接傳播,多發生于冬春兩季。臨床表現主要是發熱、流涕、咳嗽、眼結膜充血、流淚、畏光、精神不振,特征性表現為自耳后到發際、面、頸、前胸、后背逐漸至全身出現紅色斑丘疹。患麻疹后極易發生并發癥,主要是并發肺炎、喉炎、心肌炎、腦炎等。
病人為麻疹唯一的傳染源。該病傳染性強,一般認為出疹前后4天均有傳染性,易感者直接接觸后90%以上可得病。凡未患過麻疹又未接種過麻疹疫苗者,接觸麻疹病人后,均易被感染而發病。麻疹病人恢復后可獲得持久的免疫力,極少會第二次感染。近年來,成人麻疹發病有增長趨勢,在人員較集中的環境如幼兒園、學校、醫院、工地等,如果相關人群沒有患過麻疹或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都容易感染麻疹并發生流行。
麻疹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預防措施主要有接種疫苗、控制傳染源等。預防麻疹最好的方法是注射疫苗,與麻疹病人密切接觸者,可進行應急接種預防麻疹。麻疹疫苗是一種減毒活疫苗,麻疹疫苗接種后所產生的免疫力約持續4至6年,而不能持續終身。近年來隨著免疫規劃工作的推廣,兒童作為麻疹的主要發病人群,發病數大幅度減少。目前的發病主要以小年齡組(8月齡以下)和大年齡組(青壯年)為主,這與人群存在免疫空白有關,因此對于出現麻疹病例的集體單位或學校,迅速開展應急接種措施是最有效的疫情控制手段。
市疾控中心提醒,要加強對病人的管理,堅持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如果發現自己出現發燒、出紅色皮疹、咳嗽等癥狀時,要盡快到醫院診治,以免延誤治療導致病情加重。如果醫院診斷出麻疹病人,應及時治療和做好隔離,減少探視,防止將病毒傳染給家人或同事。患者應嚴格隔離至皮疹出齊后4天,如有并發癥時應延長至14天,與病人密切接觸者應醫學觀察3周。
因此,在冬春季麻疹高發季節,應盡量避免去人員擁擠、空氣不流通的環境,減少人員的流動和聚會活動。應經常開窗通風,到醫院就診要佩戴口罩。同時,注意個人衛生、飲食和營養,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機體抵抗能力。如接觸了麻疹患者,21天之內都要關注自己的身體。一旦有發熱等不適,立即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