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發展天地寬
——漢陰縣澗池鎮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掠影
記者 劉云 熊鋒 通訊員 秦小娟
眼下正值草長鶯飛時節,來到漢陰縣澗池鎮,在工業園區,在農業園區,在鄉村旅游村,記者感受到的是欣欣向榮的發展氛圍。
在中紀委推廣的“沈氏家訓”的誕生地沈氏宗祠,修舊如舊的祠堂呈典型的陜南園林布局,游客絡繹不絕;在龍寨溝奇石景區、在君科現代玫瑰園、在花果村,春天的旅游景象為這個月河川道的全國重點鎮更是增色不少。
農業、工業、服務業,一二三產業,在這里打通區隔,融合煥發出的生機,正聚集著新發展的活力。
園區農業,不僅是資本的融合,更是市場全要素的接通
養豬工廠化、過程生態化、產業全鏈化,這樣的現代農業理念,在陽晨金碩現代農業園區,不僅是觀念,已經真真實實在坐落在青山綠水間。落戶于澗池鎮洞河村的陽晨金碩現代農業園區,標準化養豬設施不僅國內領先,在亞洲也不多見。
作為安康本地成長起來的大型現代農業企業,“陽晨牧業”現在已經成為安康生豬養殖的一個新模式,它服務全市,為農戶提供產前服務,與鄉村合作社建立利益共同體,這樣的產業體系,讓陽晨走得更遠。
洞河村的這個新園區,是陽晨全面向現代化升級的新臺階。項目落戶澗池鎮,企業不僅看中的是這里半淺山立體型地理條件,良好的合作氛圍更是他們選擇這里的主要動因。養豬工廠、果蔬園、全部實現沼果菜一體化運作,在這里你看不到農業生產廢物與污染,整個園區也全部是花園式的。
除非專業人員,一般參觀者不能進到養殖區,在寬大的電視監控室,你盡可以360度全方位看到生豬在它們的舍區活動的情況,“一切都是電腦控制,飼料精準到克,電腦自動記錄下每一頭大豬小豬的生長情況。”技術人員告訴記者說。
農業園區化、工廠化,陽晨是最典型的例子。這樣做農業,在漢陰縣是普遍行動,澗池鎮的農業園區建設,走在全縣的前列。
金碩養殖廠遵循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按照“豬-沼-果-菜”低碳循環經濟模式建設,讓豬糞變成了寶。整個項目全部投產后,可實現年出欄純種豬2.45萬頭、有機肥2萬噸,帶動250戶農戶從事設施蔬菜生產,400戶農戶從事林果種植,解決1200余名農民就業問題。
在澗池鎮君科玫瑰園,這里早已繁花似錦。老板謝軍見到記者一行到來,急忙從花卉溫室大棚里迎上來,和大家打招呼。
在他身后,各色花卉艷麗怒放,四季玫瑰吐露芬芳。50多歲的謝軍利用野生薔薇嫁接玫瑰,培育出月月開花的樹型四季玫瑰,園區經濟效益這幾年幾何級增長,他的樹型玫瑰在全市也是首創。
除了精明地看到安康發展綠色產業的時代機遇,先聲奪人地率先發展特色種植,談起發展動力,謝軍還一再強調地方發展環境給他的激勵。2012年剛起步時,事事都難,澗池鎮上從土地、稅收、農田水利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縣招商局長出身的鎮長馬文艷親自帶他到縣水利局爭取到10多萬元的滴灌項目,協調縣農信社及時發放了50萬元的信貸資金,在節令當緊時刻幫他把急需的溫室大棚和烘干廠房建成。
目前,謝軍的君科玫瑰園已流轉土地280畝,由建園初期的1400平方米的簡易小棚,發展到12000平方米的花卉標準設施大棚。光賣苗木花卉是短視行為,澗池鎮領導為他出謀劃策,幫助他將發展觸角伸向旅游業、餐飲業,搞生態觀光農業,開發玫瑰浴、鮮花宴等休閑旅游項目,以第一產業的優勢輻射帶旺第三產業,走融合發展之路。
在產品深加工上,開發出以《君農生科》為品牌的玫瑰花茶、金銀花茶等系列富硒花飲產品。回收烘干玫瑰花瓣、金銀花等副產品加工成藥枕、洗浴保健用品,有效提高產品附加值,用謝軍的話說,“豆腐能賣出牛肉價。”還不止如此,他的遠大目標是做玫瑰精油提取,每公斤精油目前市場價是60萬元。
在澗池鎮,現代農業的布局已經成型,“川道抓園區、兩山抓特色、全面上規模”的發展思路,讓主政于此的領導者對于農業有著如數家珍般的親熱感。“村企聯建共贏、公司+合作社+農戶、領導+技術人員+園區”的農業發展模式,更是讓他們抓起產業發展來有板有眼。
目前全鎮已經形成設施蔬菜、苗木花卉、特種水產、循環養殖為主導的現代農業產業格局。14個現代農業園區,30個家庭農場,輻射周邊16個村,帶動過千戶的農民參與園區建設。鎮黨委書記馮尚生告訴記者,澗池鎮現在是勞務輸入鎮,除了越來越多的外出打工農民返鄉創業,外地的農民工也越來越多地進入澗池的農業園區務工。
產業升級,視野拓寬,融合在工業高地上進行
澗池鎮交通便利,316國道和十天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是漢陰縣規劃的工業重鎮。澗池工業園區規劃起點高,“一軸兩翼三區”的發展布局,體現著工業、農業與三產,加工與基地、營銷與服務、園區與美麗鄉村的融合。北京大學的規劃專家充分論證了澗池的自然社會資源,在交通、南北兩山、川道、新農村建設、園區承載以及文化旅游等方面全面融通,讓一二三產實現聯動。
鎮黨委書記馮尚生告訴記者他的理解,一、三產融合發展能有效解決農業產業效率低下的問題,而二產中的食品加工業在整個融合發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流通樞紐、創新主體和價值創造者。加工企業向上游可以通過訂單農業等方式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向下游可以通過品牌化的加工產品服務消費者。
在澗池鎮,這已不僅是紙上的思路,一切都在實現之中。龍飛魔芋食品有限公司由最早從事魔芋加工的專業工廠轉型升級為魔芋基地種植、魔芋制品深加工的多元化食品加工企業。公司與本縣另外3家魔芋企業聯手,建立秦硒源合作社,在酒店、雙河口、觀音河等地發展魔芋種植大戶10戶,建立魔芋芋種基地1000多畝,商品魔芋500多畝,此舉既解決了企業自身“吃不飽,長不大”的成長煩惱,也為農民朋友增加了致富渠道。
如今,龍飛魔芋產品越洋過海,除了國內的穩定銷售,還出口到國外。公司經理楊君曾有過海外食品銷售的履歷,他眼中的魔芋產品介紹,更有著國際視野。這些年來,他們不斷盯緊國際特種食品銷售前沿,自主創新研發的“魔芋膠脫硫技術”,填補了無硫魔芋膠的市場空白,屬于國內首創,并取得了國家發明專利。生產的魔芋精粉、魔芋膠、雪魔芋、富硒魔芋米等十多個品種,遍及北京、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遠銷韓國、泰國、英國等國家,成為全縣唯一一家出口創匯企業。去年,實現產值9000余萬元,銷售收入7200余萬元,出口創匯250萬美元。
連續多年,澗池鎮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地方經濟的最有力抓手,先后引進金碩現代農業、博瑞特光伏產業、宏宇鋼化玻璃等外地企業,吸引龍飛魔芋、君科玫瑰園、永豐特種養殖這些本土創客回鄉創業。
圍繞引進企業,鎮政府注重做好入園企業的服務工作,先后成立了工業園區民兵應急排和勞務服務公司,積極妥善處置企業建設和用工矛盾;籌資240萬元,建成了72套園區公租房,修建了園區2號、3號路,使整個工業園區互聯互通。去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達44.68億元,約占全縣的三分之一,提供就業崗位3500余個。
鎮長馬文艷說:“地方不招商,發展沒希望。澗池鎮的發展,主體是農民,主力是企業是老板,這兩個方面加快融合,前景就錯不了!”
文旅農融合,讓鄉村遍布美麗氣息
“沈氏家訓激蕩我的靈魂,澗池燴面片溫暖我的腸胃,澗池鎮的‘高顏值’能留住每一個人!”4月10日,60余位省內外知名詩人、作家齊聚澗池鎮,開展安康市第三屆青年詩會、詩歌創作下基層活動。一位來自大西北黃土高原的詩人說出上面一番話。不少第一次涉足陜南安康的詩人作家們,為安康綠色和詩意所感動,澗池農村有板有眼的發展,顛覆了不少人關于“鄉村淪陷”認識。
澗池鎮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漢陰縣的重要物資集散地,因古人用竹木制澗槽將鎮北溝水引入集鎮街中水池,供人畜飲用,故得名澗池。鎮東有漢陰八景之一的“紅崖古寺”和“蠟燭奇峰”,鎮西有無糧洞、唐老爺墳和金花寺等傳統旅游景觀,鎮南有沈氏家訓展覽館和龍寨溝奇石景區,鎮北有三清觀、花果村生態農家。每年春節期間,澗池鎮的民間藝人有玩彩船、舞獅子、跳地蹦子的習慣,26個村(居)成立文藝團30余個,常年自編自演文藝節目。
做有效益的農業,做有帶動力的工業,做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用鎮上領導的話講,這是澗池認準的“三大招”。按照縣委、縣政府旅游脫貧攻堅戰略,澗池鎮借力“沈氏家訓”名氣,以沈氏祠堂原址為核心區域,打造中國優秀家訓文化教育基地,建起沈氏家訓展覽館。目前一期工程中的牌樓、家訓碑林、院場等設施主體已基本完工,已開始接待游客。二期工程將進一步完善接待能力,改造周邊農居,建成陜南農居旅游接待區,集納漢陰美食、民俗文化展示,并力爭建成全國性的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澗池鎮是國家重點鎮、縣城副中心,這個規劃示范定位,開闊了澗池人的發展視野。在未來的五年里,他們將全面完善集鎮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功能,穩步推進了316國道集鎮段美化亮化、老街仿古改造等項目,全面推進集鎮環衛保潔、道路養護和集鎮居民供水市場化運作。目前,該鎮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完成投資累計達1.43億元。2015年作為全省唯一鄉鎮被國家交通運輸部表彰為“全國農村道路養護與管理先進集體”。
站在南北二山的高處,俯看澗池集鎮,城市的氣象已然顯現。走在集鎮新建的社區,城市風氣撲面而來。月河邊的老街改造正加緊進行,現代與傳統在這里交融。在月河南岸,316國道改線工程正在進行,未來的二級公路繞開集鎮繁華區域,與集鎮擦肩而過,鬧中有靜的集鎮格局會給澗池增添更多魅力。
澗池鎮自古以來就是安康的米糧川,是漢陰的白菜心,良好的農業條件讓這里成為魚米之鄉?h城的蔬菜供應主要在澗池鎮紫云村。漢陰美食在澗池,澗池的“燴面片、茴香小河魚”也已成為安康美食中的招牌。“吃在澗池、游在澗池、創業在澗池”,這樣的看法已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感受到。“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閑情奇”,這些現代旅游元素,在澗池人的認識中,就是現在正在做著的三次產業融合。
澗池鎮不僅自身在長足發展,走出了自己的扎實路子,也是全縣集鎮發展的示范?h上鼓勵、指導他們率先發展,帶動月河川道上更多的特色集鎮發展起來?h委書記周永鑫在與記者交流時,講到澗池鎮今天的發展,其實也是整個漢陰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縮影,“鄉愁農村、園區農業、職業農民,這是漢陰的‘新三農’,澗池的努力,就是漢陰‘新三農’的要求。”
澗池鎮,全國文明村鎮、國家級重點鎮、全省21個美麗鄉村試點鎮,連續13年位居縣對鎮綜合目標責任考核第一名,這些榮譽是澗池鎮的過去,更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