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譚銳)近日,安康市公安局恒口分局大同派出所幫助轄區一村民找回其“消失”了20天的兒子,在找到該少年時,少年正在網吧玩游戲,并且已經在網吧待了20天。
2016年7月21日,安康市公安局恒口分局大同派出所接到恒口鎮楊某報警,稱2016年7月18日居住在大同鎮三村的侄子毛某欣從家中離開后,至今無法聯系,向警方求助查找。接警后,大同派出所民警立即展開查找,并向周邊派出所發布協查協助查找。在多次查找未果的情況下,大同派出所向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及網安支隊請求技術支持。在市局指揮中心及網安支隊的大力支持下,發現近期毛某欣夜間常出現在恒口鎮某網吧。當晚民警同楊某在恒口鎮各個網吧展開地毯式查找,終于在一家網吧將毛某欣找到。
在找到毛某欣的時候,毛某欣頭發凌亂、體型消瘦,兩眼布滿血絲,不是其親戚在一起很難認出來。民警通過詢問得知,7月18日毛某欣從家中離開本應該上學,但一時網癮來了就直奔網吧通宵玩游戲。后來怕挨罵就索性不回去了,拿著家里給的生活費游蕩在幾個網吧之間,白天在網吧睡覺,晚上通宵玩游戲,餓了就叫外賣或者吃泡面。在民警找到之前毛某欣已經在網吧度過了20個日夜。由于睡眠嚴重不足和營養不良,毛某欣身體消瘦,十分疲倦。據了解,毛某是家中的獨子,母親在其年幼時離家出走,父親是一個腿部和聽力均有殘疾的人,從小毛某欣由爺爺帶大,承載著全家的希望。由于缺乏良好的引導,毛某欣愛上網絡游戲,在游戲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有時候甚至通宵上網打游戲。在民警的批評教育下毛某欣認識到錯誤,并保證以后不會做出同樣的事。
民警提示廣大青少年,青少年階段是身體與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長時間上網打游戲對身體和心理都有巨大的危害,長時間上網容易引起視疲勞,從而引發近視等各種眼疾,長時間使用鍵盤手指和手腕也極易受傷,超負荷上網甚至會引發猝死。同時網絡游戲成癮對親少年的人格成長有巨大影響,容易造成人格障礙,出現心理矛盾、自閉、壓抑、焦慮等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