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上半年,在全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背景下,我市仍舊保持經濟增長逆勢上揚、質量效益“雙提升”的良好發展態勢,實現生產總值387.84億元、增長10.8%,分別高于全省、全國3.6、4.1個百分點。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6億元、增長13.2%,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8.2%和9.1%。生產總值、第二產業增加值、規上工業增加值、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和非公有制經濟占GDP比重5項指標位居全省第一。
據了解,市委、市政府切實加強和改善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定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主攻方向,著力解決突出矛盾和困難。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生態友好型產業貢獻率提升。富硒產業向技術鏈和價值鏈的中高端攀升,建成全國唯一的富硒食品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中國富硒產業研究院和國家級富硒產品科技創新孵化器,促進富硒食品產值增長25.2%;推動全域旅游發展,旅游接待總人數、總收入分別增長15%、18.5%,石泉、嵐皋列入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山林經濟增長23.1%,我市被確定為全省山林經濟發展示范市。工業帶動作用增強,支柱產業增長達16.3%。第三產業穩步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2%。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1.74億元、增長18.8%,高于全省9.5個百分點。新增市場主體增長9%,民間投資增長6.9%。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44億元,增長41.7%,履約率為100%。“三區兩園”持續躍升。安康國家高新區以21%的經濟增速領跑全市,恒口示范區鎮級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驗區即將掛牌運行,瀛湖生態旅游示范區成為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示范單位。“飛地經濟”園區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24億元。新增現代農業園區33個,20個產業航母型現代農業園區創新培育工作全面啟動。19個縣域工業集中區產值增長18%,新增投資千萬元以上企業29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