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另类春色,久久中文字幕网站,日韩影视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桃视频,国外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  聯系電話:0915-3356512
  •  投稿郵箱:news@akxw.cn
 > 新聞 > 安康 > 部門
蜀河:千年古鎮再續“傳奇”
2016-09-28  來源:本站原創

記者 于延琴 實習生 劉芳 通訊員 張鵬 袁曉強ccJ安康新聞網

旬陽縣蜀河鎮,北依秦嶺,南傍巴山,攜漢江臨蜀河,素有“小漢口”美譽,是“上溯興漢,下達襄樊,北通商洛。騾馬馱運,估客云集”的古代官道要沖,“八大商號”“六十九家商鋪”盛極一時,自西周以來曾歷設“2郡6縣1個巡檢司”建制,是漢水文化的典型代表。ccJ安康新聞網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交通格局的改變,水上運輸逐漸被公路運輸替代,蜀河鎮因交通制約而發展滯后,至今全鎮22個村3850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656戶7850人。但古道道石凹陷的痕跡,依山而建的灰屋瓦舍,木板裝制成的鋪面及山墻彩繪和雕塑,彰顯著往日的繁華。如何再現昔日輝煌?ccJ安康新聞網

2013年,省政府在全省遴選了31個省級文化旅游名鎮,加快歷史古建民居的保護修繕,塑造特色風貌,發展文化旅游。蜀河鎮以此為發展機遇,先后躋身“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鎮”、“全國特色景觀名鎮”等國字號隊列,千年古鎮演繹出山鄉巨變。ccJ安康新聞網

“一開始真不相信, 300平方米的臨街茶樓租金五年可收到100多萬元。”自今年4月茶樓裝修運營以來,多位外來客商向古鎮茶樓經營戶李俊的臨街民居“報價租用”。ccJ安康新聞網

2010年古鎮居民李俊以15萬元的價格買下古街一座300多平方米的民居。“當時買下來的時候很破,根本住不了人。”買下后,先后投資80多萬元以明清風格進行修繕后用于茶樓經營。口袋鼓漲了,精氣神足了,李俊高興地說:“等景區恢復開放后,茶樓每月營業額可達到幾萬元。” 能發這種“財”的,李俊只是其中之一。ccJ安康新聞網

“楊泗廟正是碼頭文化的集中體現,獨特的碼頭文化使得小鎮商業繁華,貿易發達”,問及古鎮特色旬陽縣住建局局長牛全鴻給予了概述。城鎮風貌、街道觀瞻、建筑風格,由政府按照《蜀河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蜀河新區一河兩岸修建性詳細規劃》、《蜀河古鎮歷史街區古建修復維修設計》統一制定,聘請專業團隊施工,指派專業人員實地指導,邀請省市專家定期“把脈”,正是對“碼頭文化”的發展和傳承。ccJ安康新聞網

石板街、石板墻是基本風貌,碼頭文化、船幫文化是最好基底。著名作家陳長吟贊譽,“蜀河鎮是現今漢水流域唯一的存留較好的明清建筑群,是漢水文化的標本”。 蜀河鎮現存古跡古居102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點4處,縣級文物保護點26處。黃州館、楊泗廟、清真寺、三義廟等景態各異;八家巷、乾益巷、永安巷、沈家樓等古街小巷幽深靜謐;厘金局、電報局、當鋪、錢莊、王公館和古民居等見證昔日繁榮;水文石刻、千年五指柏、巨象伸鼻、古井甘泉、巖碥城門、村野繡樓等別具一格;船工號子、漢水民歌、花鼓戲、漢劇、皮影戲、蜀河八大件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彰顯昔日昌盛。ccJ安康新聞網

接地氣才能有底氣。為避免發展不進行保護難以為繼 “竭澤而漁”,避免追求發展而忽視保護“緣木求魚”,確保古鎮歷史風貌和文化底蘊社會價值、經濟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獲得最大紅利?蜀河鎮作為省級文化旅游名鎮之初就確定了文化為本、傳統為根、價值為魂的發展主線,把傳承歷史、尊重自然、綠色低碳融入規劃建設全過程,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更好地在生態保護和發展中改善民生。ccJ安康新聞網

近年來,蜀河鎮圍繞“規劃引領、保護修復、完善功能、開發利用、突出特色、宜居富民”的總體思路,著力塑造“傳統形態、多元文態、宜居生態、旅游業態”融合發展,綜合提升吸引力、生命力、承載力。構建傳統“形態”,實現新舊融合。堅持古色古香、古風古韻,開展了古建筑、古遺跡、古民居的保護修復,并充分利用藝術雕塑、街景小品、景觀綠化等形式展示古鎮元素,推陳出新,將古鎮保護修復與新區開發建設相結合,實現新舊融合;傳承多元“文態”,實現文旅融合。以古鎮漢水文化、船幫文化、黃州文化、地方民俗文化等為重點,深入挖掘古鎮內涵,積極組織開展曲藝影視創作,再現蜀河古鎮悠久人文歷史;打造宜居“生態”,實現人居融合。按照春天看“花”,夏天看“形”,秋天看“色”,冬天看“景”的思路,聚力開展漢江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和森林城鎮創建工作,創造良好的古鎮旅游環境,推行政府管理創新,向社會購買衛生保潔服務,打造良好的人居及生態旅游環境,實現人居融合;豐富旅游“業態”,實現產城融合。圍繞“吃、住、行、游、娛、購”旅游六要素,開發本地特色產品,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古鎮知名度和影響力,組織當地群眾出去學習其他著名景區商業開發建設經驗,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古鎮旅游開發,同時開展本地特色林果業、種植業、畜牧業、現代農業和特色餐飲業,為旅游提供產業支撐,讓廣大群眾共享發展紅利。ccJ安康新聞網

在全省啟動文化旅游名鎮建設后,市政府立即組建了省級文化旅游名鎮(街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由分管市長任組長牽頭抓,市規劃局作為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抓,構建了市為指導、以縣為主、三級聯動的工作機制,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市規劃局圍繞名鎮建設積極發揮協調服務和監督考核的工作職能,成立了規劃建設專家組駐鎮服務,通過借力引智邀請省上規劃建筑、文物保護、產業發展等12名專家學者集中到蜀河把脈問診,確保蜀河的規劃建設不走彎路,積極配合協調市發改、財政、住建、文化、旅游、財政等有關部門給予政策傾斜,同時,會同市考核辦、市政府督查室多次現場督察工作進度。旬陽縣政府將蜀河鎮建設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安排審定建設項目、研究推進措施,調動各級各部門力量,落實項目建設“六個一”的包抓機制,切實推動項目的落地實施。ccJ安康新聞網

自省級文化旅游名鎮建設啟動以來,蜀河鎮累計實施各類建設項目35個,計劃總投資14449.5萬元,累積完成投資25460.7萬元,占計劃投資的176%。集鎮傳統民居238戶完成提升改造,完成了黃州館、楊泗廟、清真寺、西門等4處省保單位的保護修繕,316過境道路、蜀河跨江橋、中心廣場、游客接待中心、幼兒園、停車場相繼開工、竣工、投用。名鎮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逐漸完善,人居環境逐漸轉好,帶動了勞務輸出勞動力的轉移,更帶來了致富的希望,吸引更多居民定居集鎮。三年來,蜀河鎮累計接待中外游客3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8500萬元,實現旅游從業2560人,吸納就業人口6130人。僅旅游產業促進群眾增收4200元以上。“十二五”期間,財政收入較“十一五”末增加920萬元,年均遞增5%。一般預算收入年均遞增8%,是“十一五”末的3倍。基本實現醫療、低保、養老等社會保險全覆蓋。人均純收達到11195元,是“十一五”末的1.57倍。蜀河新區面積52.45公頃,可安置居民3530戶12500人。ccJ安康新聞網

“蜀河鎮建設是加速城鎮人口聚居和實現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是推進經濟持續增長和群眾增收致富的‘試驗田’”,談及蜀河發展鎮黨委書記文永明說,“蜀河鎮起源于古碼頭歷史沿革”,我們將依托古鎮“名片”,推進老街區提升,打造模塊新區,帶動蜀河兩岸高品質的現代農業。ccJ安康新聞網

 ccJ安康新聞網

(責編: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