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張喬)為改善生態環境,規范磚廠用地、取土行為,促進依法依規管好用好土地礦產資源。按照省市要求,安康市恒口示范區于7月21日至12月20日組織開展為期五個月的關停取締粘土磚廠專項工作。
記者了解到,恒口示范區自1976年至2012年期間,共建粘土磚廠35個,磚廠占地面積1800畝。磚廠生產未辦理磚窯建設用地使用證、涼坯廠臨時用地批準書及開采粘土許可證。只有部分磚廠辦理了工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磚廠用地涉及占用基本農田的有20個,占用一般耕地的有8個,符合規劃占用建設用地的有18個,磚廠臨時停止生產的有11個。
在2016年度土地礦產衛片執法監督檢查工作中,國土資源部下發示范區礦產衛星遙感監測圖斑11個,分布在大同鎮北村、南村、五檔村、新灣村、楊莊村、新豐村和金坑村。經實地核查為磚廠非法開采粘土,國土部門雖然逐一進行了立案調查處理,取土場恢復治理,但磚廠磚窯未拆除,仍然存在繼續生產的勢頭。“磚廠占地、開采粘土”的違法用地行為已嚴重阻礙了示范區的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生產實心粘土磚不僅占用了大量良田,這些磚窯燒窯時,產生大量的煤煙、二氧化硫等,對周圍的居民、農作物都造成一定的影響,與恒口新型城鎮建設格格不入。間接地限制了示范區發展空間,也嚴重減緩了示范區的發展步伐。
恒口示范區國土資源局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日程,于今年7月21日至12月20日組織開展了為期五個月的關停取締粘土磚廠專項工作。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遵照法定程序組織進行轄區內粘土磚廠關停取締工作,在粘土磚廠關停的同時,集中規劃,重新調整劃定工礦用地,在新劃定的開采區建設新型建材園區,引導磚廠入園生產。對業主自覺關停轉產、恢復耕地的,政府堅持獎勵扶持與強制拆除相結合的原則,優先安排企業轉產或重組進入新型園區,磚窯每門補助2.5萬元,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允許建設區內的粘土磚廠爭取土地整理項目,按照每畝2萬元標準,通過項目實施,促進關停取締工作,對拒不配合的采取聯合執法,依法強制關停。
近日,記者在恒口示范區袁莊村1組粘土磚廠看到,磚廠已停止生產,廠區散落著少量的磚坯,挖掘機和工人們正在對磚廠進行土地復耕。
截止目前,恒口示范區已達成拆除磚窯協議35 家,拆除關停磚窯35家,拆除磚窯35個,還土地于百姓,最大限度保護耕地紅線,保護生態環境。占地1752.2畝的磚廠,目前已復耕土地900余畝,拆除關停粘土磚廠專項工作取得了良好的階段性成效。該區將在12月20日前全面完成取締粘土磚廠驗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