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茅 張承喜)漢濱區作為國家主體功能區試點示范地、國家循環發展示范縣區,近年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實施陜南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總要求,始終把保護生態作為政治責任、在綠色崛起上奮力追趕超越、引領發展,開辟了漢濱獨具特色的追趕超越新路徑。
循環工業快速崛起。漢濱區以打造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目標,把五里工業集中區作為循環發展主戰場,著力打造服裝服飾、富硒食品、新型材料3個百億產業集群,全力建設全市循環工業核心區。持續做強做大富硒食品、新型材料、裝備制造、清潔能源和生物化工五大支柱產業,按照“特色產品興園、循環產業立園”發展之路,進一步增強園區聚集效應和承載能力。始終堅持循環發展理念,針對節能減排硬指標,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方面同步亮出最嚴園區管理辦法,堅持對簽約項目預審、評審,認真分析、測算、評估,綜合考慮環保、能耗、用地等關鍵因素,層層把關,凡不達標企業只能“望園興嘆”……建園來,已有8家企業因節能減排不達標而被勸退.....做到了既能招大商、引巨資,發展集約化、規模化現代新興工業,又能實現從招商到選商、從數量到質量的轉變。截至目前,入園企業122戶,建成投產103戶,規模過億項目17個,產值過億25戶,培育規上企業29戶,2016年實現產值130億元,帶動就業1.58萬人。
同時,漢濱區依法淘汰15戶高耗能高污染的產能落后企業,對55家年產值達10億元的粘土磚廠全部淘汰取締;關停漢江沿岸產值約30億元的80余家采礦企業;對污染嚴重、不符國家產業政策、無排污總量指標的40余個項目堅決不予辦理環評審批手續。對禁煤區內燃煤鍋爐進行全面拆改,累計拆除燃煤鍋爐59臺98.37蒸噸,兌付獎補資金171.56萬元,全區累計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輛1000余輛,2016年全區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硫氧化物等4項污染物排放總量均控制在市級指標之內,單位GDP能耗降至0.8104噸標煤/萬元以下。
現代農業風生水起。加快建設精品高效農業園區,引導工商資本、金融資本向園區投入,推進園區與加工物流對接、與休閑體驗旅游融合;規范提升“陽晨生豬產業聯盟”,促進農業融入二、三產業,帶動生態富硒肉、富硒茶葉、富硒核桃、富硒魔芋等產業基地不斷擴張,實現雙贏。充分發揮漢濱在安康旅游大格局中的中轉承接作用,快速推進月河川道工業特色游,加快發展“一江兩岸”、瀛湖周邊、公路沿線、產業園區的鄉村體驗游,建成“百萬畝經濟林果園”,成功地推出了“大河林下土雞”、瀛湖“清泉”枇杷、“王莽山”野生富硒核桃、九里灣蜜桔、“漢水韻”富硒茶等一系列漢濱區獨有的特色品牌。截至今年3月,漢濱區建成省級園區10個,市級園區30個,區級園區100余個。
新型城鎮宜居宜業。以建好“中國十大宜居小城”為目標,持續做靚城市、做強恒口、做優集鎮、做好社區、做美鄉村,扮靚秦巴明珠,深化恒口鎮級小城市綜合改革,著力打造城東新區和一批區域特色鎮、亮點社區。結合省級生態區創建,深入推進農村清潔工程,精心實施“五鎮十村”示范工程,建設一批美麗鄉村。始終把保護好青山綠水作為政治責任,狠抓漢江水質保護、大氣污染防治、污染減排,加快實施瀛湖生態治理,漢江出境水質常年保持國家Ⅱ類標準以上、空氣質量全省領先、節能降耗及污染減排指標達到國家指標,湖光山色、天藍水綠已成為漢濱最靚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