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平軒)“十二五”以來,平利縣圍繞建設“陜南經濟強縣”和“中國最美鄉村”發展目標,大力實施“產業興縣、循環發展”戰略,共爭取循環發展和一縣一產業項目34個,爭取專項資金8010萬元,有力助推縣域經濟保持持續較快發展。
平利縣立足新型工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2010年的30家增加到66家。按照“布局合理、產業聚集、循環發展、基礎配套”的思路,縣域工業集中區初步建成,五年累計入園規模工業企業36家,園區工業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60%。2009-2012年連續四年躋身全省工業增速最快前十縣,先后榮獲省政府“循環發展貢獻獎”“全省縣域工業集中區發展先進單位”“全省加快發展中小企業先進縣”。
堅持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農業產業化經營格局初步形成。全縣啟動建設現代農業園區45個,先后建成省級示范園區4個、市級11個,2015年平利被命名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茶飲產業率先突破,五年新建茶葉、絞股藍標準化基地5萬畝、1.6萬畝,培育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的規模茶飲加工企業18家、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9家,“平利女媧茶”“平利絞股藍”成功申報為“陜西省名牌產品”,“平利絞股藍”榮獲“中國馳名商標”,茶飲產品年產量達到8500噸,產值突破9億元。畜牧產業主攻規模養殖,生豬飼養量達到54.3萬頭,出欄34.6萬頭。煙葉、蔬菜、魔芋、核桃、中藥材、林下養殖等特色種養業不斷發展。
以建設“中國最美鄉村”為目標,圍繞“女媧故里、最美鄉村、茶鄉平利”的形象定位,編制完成了“美麗鄉村游”總體規劃。景區景點建設加快推進;長安景區主體工程基本完成;龍頭旅游村被評為國家3A級景區。該縣成功入選“中國十佳最美鄉村”,被農業部、國家旅游局授予“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龍頭村被農業部評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長安十里茶園被評為“中國美麗田園”,最美鄉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幅度提升。
“十二五”末,該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7.93億元,年均可比增長15.7%;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7億元,年均增長27.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30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929元,年均增長分別為13.5%和16.2%。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地方財政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城鄉居民收入“五個翻番”目標如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