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7日, 由陜西省科協院士專家工作站、安康市漢江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辦,安康學院、市科技局、市科協承辦的“首屆漢水論壇——漢江水資源保護與策略研究”在安康學院江北校區隆重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安大學李佩成教授,長江學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趙敏娟教授,陜西省林業廳副廳長黨雙忍,西北政法大學法學研究所所長李永寧教授等專家學者應邀參加論壇。市科技局局長劉昌蘭參加論壇活動并致辭。
本次論壇以“漢江水資源保護與策略研究”為主題,從水資源的多重屬性與全價值評估研究、漢江水資源保護現狀與策略研究、漢江水資源利用現狀與策略研究、秦巴山區退耕還林與連片脫貧攻堅互動途徑及機理研究等4個方面,共同研討漢江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與會專家分別以“水資源的多重屬性與全價值評估”、“秦嶺湖:中國的天地圣水”、“水資源保護政策與法律進展及前瞻”為題作了專題報告。
劉昌蘭在致辭中表示,我市科技系統圍繞漢江水資源保護這一政治任務,積極開展水污染治理及循環利用、再生水安全回用、水生態修復等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并以企業為主體、高校為依托,先后組建了“安康市漢江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康市水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科研平臺,有效促進了優勢創新要素聚集和資源共享。希望以本次學術論壇為契機,集思廣益,借智借力,通過與會專家學者的精準把脈,進一步提升漢江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水平,努力把漢江水資源保護好、開發好、利用好,將漢江水資源優勢轉化為水產業優勢、經濟發展優勢,使生態優勢與生態責任深度融合,經濟再生產與自然再生產同步發展,實現“人養水、水養人”的良性循環。
李佩成院士在主題報告中指出,安康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的水源地,要特別重視發揮區位優勢,保山護水,發展綠色產業,要理順好山好水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把握國家南水北調戰略與水源地保護政策,做好生態有償使用研究工作,更好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安康學院師生共100余人參加了論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