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郭健 劉天天 張秋林)死者為大,逝者安息。老人去世原本應該及時入土為安,然而在石泉縣后柳鎮卻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去世的老人不能順利下葬。 近日,石泉縣后柳鎮人民調解委員會聯合鎮社治辦、司法所、派出所及時出動,妥善化解一起因殯葬引發的矛盾糾紛,有力地維護了當地社會穩定。
2017年5月15日,村民李某去世,李某子女欲將他安葬在同村村民王某父親墳后1至2米處,然而正要下葬時卻遭到王某的阻撓。王某的理由是,李某安葬地點距離自己父親墳墓較近,會破壞自家風水,雙方因此發生爭執,且互不相讓。特別是王某的妻子杜某十分較勁,又哭又鬧,或許是因為激動,在爭執過程中,杜某忽然覺得身體不適,臉色青紫,疑似心臟病發作癥狀,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村上接到村民報告后,立即趕赴現場,先聯系醫院對杜某進行救治,然后進行調解,但因為王某妻子住院,李某無法安葬,爭議雙方不能達成協議,調解無果。
為了徹底化解這起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村上將這起矛盾糾紛迅速上報鎮人民調解委員會。5月15日晚11點,鎮調委會、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員到達現場著手調解。調解過程中,李某子女認為,父親安葬地為他人土地,與王某無關,王某阻擾父親安葬屬于違法行為,應該進行打擊。王某認為,李某安葬地點離自己父親較近,在安葬過程中,會影響到墳土,按照農村習俗,這個月份動土會對自己不利,而且在爭議過程中,自己的妻子因此住進醫院,對方應該給予賠償。
調解員在了解了雙方的真實想法后,首先和雙方進行耐心細致的溝通,講道理、說人情、講風俗習慣。同時依據《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陜西省殯葬管理辦法》相關條款對雙方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引導雙方移風易俗,破除封建迷信,弘揚社會公德,維護社會正常秩序。
調解工作一直持續到凌晨3點,在強大的法律法規教育和調解員耐心細致的工作下,李某的子女主動提出另選地點安葬父親,王某也表示妻子有心臟病史,愿意自己承擔醫療費用,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并簽訂協議。李某也終于在凌晨五點順利入土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