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院辦在社區,課堂開在社區,西北大學的專家教授親臨社區為群眾授課,平利的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接受高水平的教育,這件事自6月23日起變成現實。6月23日,西北大學平利社區學院掛牌成立暨首次培訓開班儀式在平利縣城關鎮藥婦溝社區舉行,這是西北大學與平利縣建立校地合作,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發揮學校智力優勢,推進教育扶貧的又一創舉。
當天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光明日報陜西記者站站長張哲浩,安康市副市長孫礦玲,平利縣委書記鄭小東共同為西北大學平利社區學院進行了揭牌,中共平利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俊主持掛牌儀式。
據了解,平利縣自2011年實施陜南避災移民搬遷工程以來,全面推進“農村城鎮化、農民居民化、農業產業化”,一大批新型社區相繼建成,越來越多搬遷群眾、城鄉居民、新增勞動力集中到社區,促進了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創辦的社區工廠,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現已發展到47家,解決就業3500人,成為全國精準扶貧的經典案例。,相繼被國家發改委、國家扶貧辦向全國推廣。
西北大學平利社區學院的成立,不僅開創了全省高校“走出圍墻辦社會大學”的先例,使大學課堂深入基層、深入田間地頭、深入社區工廠、深入勞動群眾,更彌補了縣域經濟人才短板,為推進高校教育資源全民共享進行了探索和嘗試。
活動結束后,西北大學教授為平利社區工廠工人進行了培訓,并召開專題座談會研究學院深度培訓和發展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