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姜波)7月21日,國家發改委西部司、國家林業局退耕辦到安康調研,了解全市鞏固退耕還林建設成果和新一輪退耕還林建設任務落實情況。調研組一行先后在漢濱區實地考察了瀛湖核桃園區、香溪洞板粟園區和關廟小李村省級農業綜合示范園區建設。安康市發改委、林業局相關領導陪同調研。
在全市退耕還林工作座談會上,國家發改委西部司副巡視員趙志、國家林業局退耕辦監測處處長段昆、國家發改委西部司農林處副處長潘興良、國家發改委西部司農林處干部曹亞林、省發改委調研員薛少毅,認真聽取了安康市針對退耕還林工作所做的匯報,對全市全面完成2014年-2016年三個年度的33.25萬畝退耕地造林任務,編制《安康市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規劃(2014-2020年)》,提出全市十三五期間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100萬畝的目標, 把新一輪退耕還林落實到“石紫嵐沿江經濟帶規劃”和“十三五國民經濟規劃”重要工程之中等具體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從會議獲悉:安康市在推進新一輪退耕還林工作中,按照項目引領、園區承載的方式,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園區, 2014-2016年,全市依托退耕還林工程建成茶葉、核桃等產業基地30.87萬畝,占33.25萬畝總任務的92.8%(經濟林占比)。把新一輪退耕還林與林業生態扶貧相結合,覆蓋貧困村508個、貧困戶25136個,貧困戶退耕還林面積達到10.02萬畝,扶持培育林業企業365家、林業專業合作社287個,建成林業產業園區242個,流轉盤活土地45.4萬畝。同時,采取部門包抓園區、企業包建基地、基地包聯農戶的“三包五個一”幫扶機制,落實3.12萬個貧困戶在園區務工就業。貧困戶將土地流轉給園區以后,從退耕戶變身為產業工人,每戶的土地流轉費、入股分紅、勞務工資等收入一般都穩定在3000-5000元以上。
針對安康市提出的退耕還林建設用地、任務指標、補助標準和后續產業政策支持等問題,調研組一行將及時反饋國家發改委、林業局,以求盡快得到推進和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