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譚西 通訊員 鄒斌)從1937年到2017年,安康市中心醫院已經走過了80年的歷程。與80年歲月長河相伴的,是一所醫院的誕生、成長、發展和壯大,是一個地方、一個區域對這所醫院的認知、認可和信賴。
從以救死扶傷為天職,到以病人為中心;從醫者仁心大醫精誠,到“講良心、重質量、守誠信”,80年風霜雨雪,見證著這所醫院的專業態度和專業精神,見證著醫務人員道德情操和奉獻精神所能發揮的極致。
80年風雨兼程,80載砥礪奮進。今天的安康市中心醫院,已將自己置于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上,不論是“一院三區(江南院區、江北院區、城東院區),多個專科院中院并存”的總體布局,還是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乃至創新精神、奉獻意識,早已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安康醫療衛生系統的龍頭老大,正向著秦巴區域診療中心的理想一路進發。
80年筑夢史
安康市中心醫院的這80年,是不斷追逐和造就夢想的80年。
1937年7月31日,魯班巷48號安康中心衛生院的成立,見證著這個夢想的起航。從誕生的那一刻起,醫院就將救死扶傷、服務百姓作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在隨后的幾十年中,醫院先后經歷了安康專署衛生所、安康縣人民衛生院、安康專區省立人民醫院、陜西省安康人民醫院、陜西省安康醫院、安康地區醫院和安康市中心醫院諸多稱謂的變化,經歷了戰爭、解放、文革和改革開放等時代的變遷。就連辦公地址,也是一變再變。唯一不變的,是醫院往前走的決心和關注民生的情懷。
老一輩醫院人還記得,1954年6月19日,醫院被批準在小南門外破土動工,新建了一個土木結構的三層小樓。一樓是門診診斷科室,二樓是職工宿舍,三樓是倉庫保管。后面的兩排平房,一個內科,一個外科。醫院的四周,都是菜地和包谷地。職工上夜班很害怕,一手提馬燈,一手拿鐵棍,準備隨時打狼。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大家仍然堅守崗位,為傷病員服務。
從大小便、血常規這三常規都做不全,×光機連個腰椎片子都做不了,到擁有各種先進的儀器和設備;從只有大內科、大外科這兩大科室,到46個臨床醫技科室,醫院的每一步發展,都浸透著汗水和艱辛。
即便到了1996年,醫院成立近60年的時候,只有不到300名職工,全院固定資產僅700多萬元,醫療用房只有6000多平方米,其中大部分建筑為舊房,有的病房還是危房。全院僅開設250張病床,年業務收入不到50萬元。當時的院領導,曾用“陷入發展的極端困境”,來形容當時的窘況。
發展才是硬道理。盡管一直在朝前走,但醫院真正的發展是在改革開放之后,特別是最近這十年。醫院緊緊抓住公立醫院改革和關注民生建設的機遇,緊扣“以病人為中心“這個主題和加強內涵建設這條主線,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第一、科教強院、人才興院”的辦院理念,先后制定了幾輪創業規劃,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三次創業,才終于將自己送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今天的安康市中心醫院,占地面積300多畝,編制床位1650張,開放床位1500張。從一個小小的衛生院,成長為安康唯一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防保、康復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為安康人的健康保駕護航。僅在2016年,醫院完成門診診療量65.5萬多人,出院病人數4.4萬多人次,手術工作量1.6萬余臺次,病床使用率保持在109.3%,居全省地市醫院前列,展現出強大的綜合實力。
“兩條腿”走出新紀元
經過80年的發展,盡管基礎設施建設有了質的飛躍,但市中心醫院的落腳點,似乎并不在此。作為醫院,安身立命之本只有一個,就是給病人看好病,服好務,所以醫院一直把“樹名醫、建名科、創名院”作為重中之重,按照“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方針,來確立自己的行走路徑和發展方向。總結起來就是兩點: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這成了醫院前行不可或缺的“兩條腿”。
現在醫院很多科室的專家,都是這一理念的探索者,也是受益者。他們中有很多人,從一名安康衛校的畢業生,成長為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知名度專家。他們所帶領的科室,也從最初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科室,發展壯大為與全省名科一較高下的科室。
在市中心醫院,設備是先進的。醫院擁有1.5T核磁共振、256排512層超高端螺旋CT、64排螺旋CT、大型數字減影×光機、ECT機、直線加速器、準分子激光診療儀、大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腔鏡等一大批先進的醫療設備,總價值超過3億多元。
與先進設備相匹配的,是強有力的人才和科室。醫院2300多名員工中,有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239名,博士4人、碩士13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中組部“西部之光”訪問學者2人、陜西省“35”人才和省衛生系統“215”人才4人、省級重點領域頂尖人才2人、市級突出貢獻專家4人、市首屆中青年科技人才2人。
同時,醫院通過大力實施“雙百醫學人才工程”和“天使人才工程”,與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聯辦研究生班安康基地。每年派出學科骨干參加國際級、國家級及省級以上學術會議50余人次,每年派出進修人員50余名。近10年來,醫院舉辦各級學術會議106次,2010年以來開展新技術新業務516項,其中多項重大技術處于全省領先地位。
醫院下設有市兒童醫院、市骨科醫院、市第三醫院、市腦科病醫院、市精神病專科醫院和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全院共設有64個臨床醫技科室和1個120急救指揮中心,擁有1個省級優勢專科和1個省級特色專科。有安康市重點專科22個,培育專科5個,全市診療質量控制中心19個,牢牢占據安康醫療衛生系統各項指標榜首。
不僅如此,安康市中心醫院的道路,正越走越寬,越走越遠。今年5月,醫院派出年輕的3人小組,參加全省醫護人員綜合技能競賽,與西京醫院、西安交大一附院和二附院、省人民醫院等5家省內名院同臺競技,取得了一等獎第一名的驕人成績。3個年輕人用這樣一種高調而務實的方式,證明了醫院和自己的實力。而2014年醫院醫務工作者的論文被SCI收錄,影響因子2.88,開啟了醫院醫務人員論文被SCI收錄的先河。就在不久前,醫院又有專家在北美頂尖放射雜志發表了3篇文章,再次引起了整個行業的震動。
龍頭老大的格局
作為安康醫療衛生系統的引領者和排頭兵,市中心醫院在一步一個腳印穩打穩扎的同時,也通過不斷的改革創新,形成自己的氣場和格局。
2008年開始創建“三甲”醫院,到2009年11月“三甲”正式掛牌,再到2017年“三甲”復審成功,這所醫院不斷豐富著自己的內涵和外沿。它是安康醫院的龍頭老大,也是安康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安康學院附屬醫院、湖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
醫院設有中心實驗室和分子病理學實驗室以及3個市醫學專科研究所、18個全市醫學專科技術指導中心、國家級胸痛中心、安康市卒中中心和西京消化病院安康整合醫學中心,還在2013年成立了陜西首個地市級轉化醫學研究中心。
多年來,醫院承擔著安康及周邊縣市區310萬人口疑難危重疾病的診療和重大災害事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急救搶救任務,先后被評為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陜西省十佳醫院和陜西省文明單位,在醫療、教學、科研、防保、急救、康復指導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安康市中心醫院又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安康醫改領頭羊的重任。按照“醫院搭臺子、科室結對子、醫護人員交朋友、患者更方便”的整體思路,開展醫療集團(醫聯體)建設,積極推進分級診療,著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就醫體系,力促院際間醫療資源合理流動,努力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醫院與交大一附院、西京醫院、省人民醫院、省腫瘤醫院等省市醫療機構結成聯盟協作醫院,加入各省級醫聯體和專科聯盟。同時,積極引導和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于今年4月與全市25家二級公立醫院、19家民營醫院、4家醫療協作單位和45家鄉鎮衛生院簽約組建安康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醫聯體),構建市、縣、鎮三級分級診療醫療機構網絡,并依托集團搭建包括建立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服務中心、率先組建安康市胸痛中心、依托市病理質控中心開展病理專科醫聯體建設、依托醫學影像科及云PACS系統搭建醫學影像遠程會診平臺、依托腦科醫院組建卒中中心5大優勢平臺。醫院的微創介入診療技術、生殖醫學技術和分子生物學技術“三大技術”,已成了醫院的另一張名片。
但在醫院領導者和廣大醫務工作者看來,做出種種努力,其實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實現打造秦巴區域診療中心的目標,更好地為健康安康服務,為廣大群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