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江乾坤) “今天你給何志軍點贊了嗎”,“記得給我們的好醫生點贊呦”,一時間給何志軍點贊成了小城百姓茶前飯后的必修課,功夫不負有心人,何志軍成功入選8月“中國好人”名單。
何志軍是湖北十堰人,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療系,2005年獲得武漢大學醫學院外科碩士學位,參與完成的科研項目“重組腺病毒介導的p27mt基因轉移對肝癌治療的研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就是這樣一位前途無量的技術骨干在職業生涯黃金階段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驚訝的決定,他放棄了在十堰市人民醫院優越的工作環境,來到陜西白河。2013年10月,十堰市人民醫院與白河縣人民政府達成合作,正式成立“秦楚醫療聯合體”,迅速壯大白河縣中醫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
上任后,針對醫院科室不健全、醫療環境差、醫資實力薄弱、醫療資源貧乏等一系列問題認真研究整改方案,通過走訪調研,深入了解白河縣的疾病譜以及醫學專業技術人員情況,在他的協調與多方爭取下,十堰市人民醫院專家赴白河支援工作,形成了完善的工作機制,由以前的“蜻蜓點水”式坐診、義診變為定期坐診、開展講座、帶教等,保證專家不間斷,重病有人看。
在醫院管理上,他下硬茬,大力治理“藥占比、耗占比”,鼓勵使用中醫藥,獎優罰劣,將住院患者次均費用控制在3500元內,大大低于安康市二級醫院的平均次均費用;對殘疾人等社會弱勢群體,制訂醫療費用減免規定,對農村“五保”、城市“三無”對象,開通綠色救治通道,實行“先診療、后結算”的付費模式;免掛號費,車接車送,在院內開設老年門診、老年病房,設立老年休閑中心,率先探索了“醫養結合”的醫療新模式。

現如今,白河縣中醫醫院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擁有職工140人,病床120張,開設了內科、外科、兒科、針灸理療科等16個臨床醫技科室,由十堰市人民醫院40余名專家團隊派駐,百余名專家輪流坐診,提供常年醫療服務。截止目前,該院實現門(急)診20.8萬人次,住院19052人次,按農合起付線標準,為19052名白河人民至少節約了3200萬元的經濟負擔。
對于家人,何志軍是虧欠的。支援白河后,他開啟了“5+2”的工作模式,周一堅持在外科坐診,周二至周五忙于日常行政事務,周六帶領醫院中層及以上干部到兄弟醫院取經、考察,經常是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才回一次家,好幾次在十堰開完會連家門都沒進就直接驅車趕回白河開展工作,因此被兒子封了個“壞爸爸”的稱號。比起兒子,何志軍心中更大的虧欠是父母,何志軍在2013年母親去世和2015年父親去世時都沒能陪伴左右,兩次都是接到電話急匆匆趕回家,都未能見到最后一面,這成了他心中永遠的遺憾和痛楚。
雖然失去了很多,可是何志軍無怨無悔,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是一名醫生,這就是我的職責,能為貧困百姓辦點事,我挺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