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 (通訊員 黎文平)為了進一步提高全省蠶桑生產水平,推進產業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進程,更好地發揮蠶桑產業在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重要作用, 9月12-14日,全省蠶桑生產技術培訓班在安康舉辦。榆林、延安、寶雞、商洛、漢中、安康等市的各縣區蠶桑技術推廣部門、蠶種場、蠶桑合作社負責同志和業務技術骨干等90余人參加了本次培訓班。培訓由陜西省園藝蠶桑技術工作站主辦,安康市蠶桑產業發展中心、安康市蠶種場承辦。
據了解,安康養蠶歷史3000多年,在社會歷史的變遷中,經久不衰,依然煥發著旺盛的生命力。安康現有桑園總面積40萬畝,年養蠶20多萬張,是全國13個優質繭絲基地之一,生產規模占全省85%。他指出,將此次會議作為安康蠶桑發展的新契機,認真學習國內外先進科技,用學到的新科技新理念指導蠶桑生產,加快蠶桑科技創新步伐,加大蠶桑產業園區承載,加強新型產業主體培育,深化三產融合發展,打造“鎏金銅蠶”文化開發,促進蠶桑行業創新發展,提升安康“金蠶之鄉,絲路之源”的影響力。省園藝技術工作站站長安凱春出席并做重要講話,分析了當前我省蠶桑產業發展態勢,充分肯定了蠶桑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提出了“精準定位,科學謀劃蠶桑產業發展;搶抓機遇,夯實蠶桑產業基礎;扎實推進,加快蠶桑產業轉型升級”的工作思路。
最后,培訓班組織學員們到石泉縣池河鎮“金蠶之鄉展覽館”和“鎏金蠶”博物館觀摩學習蠶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