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兵) 9月26日上午,“中國天然氧吧”創建活動發布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寧陜縣榜上有名,安康市首個獲此殊榮的縣,陜西省有5個縣獲此稱號。
據了解,"中國天然氧吧"創建活動由中國氣象服務協會2016年發起并組織,是評價旅游氣候及生態環境質量,發掘高質量的旅游憩息資源,倡導綠色、生態的生活理念,發展生態旅游、健康旅游的重要活動。參評地區申報后,需要經中國氣象服務協會設立的“中國天然氧吧”創建評選委員會審查、復核、綜合評議后,最終評選出符合條件的地區并授牌。其評選標準嚴格,要求生態環境質量優良,配套完善,適宜旅游、休閑、度假、養生,同時還要滿足年負氧離子平均濃度不低于1000個/cm3,年均AQI指數(空氣質量指數)不大于100等基本條件。
寧陜位于秦嶺中段南麓,國土總面積3678平方公里,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濕潤,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風景怡人。年平均氣溫12.4℃,7、8月平均最高氣溫為29.6℃,高于35℃的天氣年均僅有0.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538.4h,多年平均無霜期231d,相對濕度為80%,年均降雨量902.8mm。生態旅游資源尤為豐富,自然景觀美妙多姿,奇異罕見。截止目前,全縣形成了以涉水旅游和山地休閑旅游為主的幾大旅游景區,建成了筒車灣國家4A休閑景區、秦嶺峽谷樂園國家3A級景區、上壩河省級旅游度假區、秦嶺悠然山高山濕地景區、大蒿溝國際山地旅游渡假區等。
該縣縣域環境空氣、地表水、環境噪聲、飲用水源地水質等環境質量持續良好。經監測,城鎮空氣環境質量持續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旬河、池河、蒲河、汶水河、長安河五條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標準;城鎮聲環境質量狀況良好,符合相應功能區標準要求,城區聲環境質量達到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區要求;縣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標準,水質達標率100%,是南水北調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90.2%,有林地33萬公頃,是天然的“大氧吧”。境內有種子植物136科,591屬、1178種,是植物的王國,天然的生物基因庫,占秦嶺種子植物總科數的86%、總屬數的66%、總種數的38%。有野生動物250余種,是天然的野生動物園,大熊貓、朱鹮、金絲猴、羚牛、金錢豹、林麝六大國寶匯聚之地。
據監測分析,寧陜負氧離子濃度在1300—11576個/cm3之間,平均濃度高達4026個/CM3,是一個“天然氧吧”,遠遠大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清新空氣的負氧離子的標準濃度為1000-1500個/cm3的標準,空氣質量特別清新,對健康極為有利,具有增強免疫抗菌力和康復治療的作用。人居環境舒適度高,達到“舒適”級別的月份有5月、6月、7月、8月、9月,共5個月,是夏季避暑游玩的絕好去處,極為適合養生、旅游。2017年環境空氣質量有效監測達“良”以上的天數為 350天,占全年的95.9%,其中“優”為169天。
近年來,該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通過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完善生態保護機制等措施,保護好寧陜的生態環境,加強對生態系統的保護力度,加快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工作,明確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為各類開發提供依據。堅持不懈開展植樹造林,在城鎮周邊、河道兩岸、公路沿線等重點區域,見縫插針植樹增綠。加大山體保護力度,嚴禁劈山造地、濫采亂挖,嚴肅查處各類環境違法問題,加大破損山體修復治理。全面落實河長制,持續開展河道違法行為專項整治,打造水清、河暢、岸凈、景美的水生態環境。同時,不斷完善生態保護機制,整合分散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體制,通過強有力的舉措,守護好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