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譚海波 何源)“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使用,集中解決了我們村一些多年想解決而無法解決的大事難事,讓村民脫貧有了奔頭。”寧陜縣廣貨街鎮北溝村支部書記胡文森說。
北溝村是寧陜的深度貧困村,全村貧困戶91戶238人,基礎條件落后,脫貧任務艱巨。在各級各部門的幫扶下,先后整合涉農資金2000余萬元,用于完善基礎設施和支持產業發展,成效明顯。
這只是寧陜縣統籌涉農資金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該縣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總體思路,堅持“購買服務、整合項目、聚集資金、集中使用、精準扶持”的基本原則,改革創新財政涉農資金投入使用管理方式,集中資金資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統籌項目聚財力
走進寧陜縣筒車灣鎮七里村,沿線民居白墻黑瓦、窗明幾凈,沿路綠植構成的動物模型景觀、五彩風車路燈別有意趣,山坡上大片的桃林讓人頗為神往桃花盛開的季節……
“以前的項目一推就停了,資金不到位,項目沒法做。但現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資金就能到位,大大加快了建設速度。”七里村黨支部書記唐萬春說,七里村能在短期內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得益于涉農項目資金的有效整合。該村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560萬元,用于魚塘修建、亮化、綠化和完善旅游服務設施,打造了一個集宜居、觀光、旅游、休閑、農耕文化為一體的美麗鄉村。
“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該縣促進資金引流,“灌溉”具體項目,根據實際需要統籌安排使用資金,按照脫貧效益最大化原則配置資源,緊貼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實際需要,將多項涉農資金整合,逐步形成了“一個脫貧項目、一筆整合資金保障”的扶貧項目投入新格局,并緊扣脫貧攻堅規劃出臺了《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實施方案》《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管理辦法》,以規劃引領投入,凝聚扶貧合力。
該縣統籌整合的涉農資金項目向全縣40個貧困村傾斜,重點支持25個計劃脫貧村和計劃脫貧戶1085戶3509名貧困人口發展特色林果、種植業、養殖業、生態旅游、電商扶貧、光伏扶貧、資產性收益扶貧產業、村集體經濟發展,著力加強貧困村水、電、路和信息化建設,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逐步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
寧陜縣財政局多次組織相關部門人員深入貧困村,詳細了解社情民意,破解發展瓶頸,制定發展規劃,建立完善扶貧資金項目庫,并從項目庫中選擇群眾積極性高、覆蓋面廣、投資少、見效快、群眾愿望強烈的項目重點申報,推進項目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項目資金整合拆掉了資金與項目之間的“隔欄”,將“零錢”化為“整錢”,破除“需求”與“實際”不對等的缺陷,大大提高了項目落實的效率。據悉,2017年該縣累計為40個貧困村安排項目101個,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1.54億元。重點支持2107戶、5653名貧困人口發展扶貧產業。
整合資金辦實事
“村里的廠子建起來后,我們一有空就來,一小時能做4串燈,一月能收入2000多元。”四畝地鎮柴家關村村民胡長秀說。如今胡長秀和丈夫在柴家關集中安置社區工廠上班,不僅在家門口有較為穩定的工作,還能夠照顧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同時還能自己興產業。四畝地鎮引進的浙江臨海市恒羽照明燈飾有限公司,使用整合扶貧資金100萬元,用于鎮內的多元化發展,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實財力保障,社區工廠的建立前后共花了不到一個半月時間。
寧陜縣切實提升財政涉農資金的使用效益,通過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涉農整合資金使用管理工作引導,以精準扶貧為平臺,積極整合部門、行業、社會各類資金投入到貧困村,扶持到貧困戶。按照“應統盡統、打干算盡”的原則,將中央資金17項、省級資金37項、市級資金9項整合范圍內的項目資金全部納入整合,用于村集體經濟組織、貧困村、貧困戶發展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勞動力轉移、貧困村交通、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安全飲水工程、農村環境整治,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做到應統籌整合資金全面統籌整合,發揮“走在前列帶好頭”、助推貧困村全面發展。
該縣將財政涉農整合資金配股注入村集體,由村集體作為股權投入經營主體,進行財政扶貧資金量化折股。通過“村集體(集體經濟組織)+經營主體+貧困戶”的模式帶動貧困人口增收。累計投入財政扶貧配股資金3648萬元,將所扶持的財政資金下達到鎮、明確到村,每戶貧困戶不論家庭人口多少,均以戶進行配股,每戶配股額度為6000元,每戶每年增收300元以上。
該縣堅持脫貧攻堅項目建設“先定項目,后定資金”的原則,做到項目成熟一個資金到位一個。年初,財政、扶貧、農水等部門多次深入各鎮,重點對40個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需求開展調研工作,每一個項目都是根據群眾意愿、區域實際,由貧困戶和村組提出項目需求,并經鎮、縣級部門逐級現場核實后,納入全縣項目建設盤子,每一個項目都反映了當地貧困群眾的迫切愿望,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
截至2018年7月底,該縣共計統籌整合資金19725.35萬元,其中:中央資金12943.41萬元,省級資金5121萬元,市級資金400萬元,縣級資金1260.94萬元。用于農業產業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共計總投資19725.35萬元,其中用于農業產業發展資金12037.35萬元,基礎設施建設資金7688萬元。
強化管理促成效
如何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如何確保財政涉農整合資金在陽光下運行?“寧陜縣嚴格資金申報程序,強化資金管理,嚴格落實項目建設和財政涉農整合資金使用公示、公告制度,規范項目運行,加強監督檢查,狠抓整改落實。”寧陜縣財政局長楊永杰說。
該縣建立項目統一規劃機制,成立縣統籌整合使用涉農資金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政府領導、部門配合的協調機制,形成涉農資金項目科學、安排規范、使用高效、運行安全的使用管理機制。對項目實施進展情況進行跟蹤管理,對項目推進和資金使用情況,每周向縣政府報告,每月通報項目完成進度。對資金支出進度慢的項目,及時研判,做到收回資金與重新投入有效對接。
該縣嚴格落實項目建設和涉農整合資金使用公示、公告制度,對所有下達扶貧項目計劃,全部在縣政府網站進行公告、公示,對項目建設規模、范圍、內容、補助標準、補助對象及資金使用情況在項目區醒目位置實行張榜公布,廣泛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有效增加項目建設透明度。在項目實施中,該縣對投資額度符合政府規定的工程類、配套物資、服務類項目實行招投標、邀請招標或者實行政府采購。
此外,還成立涉農整合資金巡查小組,建立縣財政、審計、監察等有關部門專項資金使用與監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資金管理責任追究制度。縣財政局牽頭,由縣扶貧、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對整合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監督檢查。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定期或不定期通過查資料、看賬目、看現場等方式對整合項目進行嚴格審查,嚴防豆腐渣工程、挪用貪污整合資金現象出現。確保項目建設、資金使用依法依規、公開透明,做到“明明白白領任務,干干凈凈交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