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寧)寧陜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目前,全縣仍有貧困村34個,貧困人口3844戶8925人。為了確保按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近年來,寧陜縣全力統籌中、省、市各級定點扶貧單位、愛心企業、蘇陜協作單位等社會各界力量,并充分發揮社會扶貧網優勢,著力構建大扶貧格局,不僅搭建起了全社會參與脫貧攻堅的大平臺,而且加快了全縣脫貧攻堅的步伐。
愛心幫扶激活力
“有這么多愛心人士幫扶,我再也不用為孩子的學費問題擔心了……”9月29日,寧陜縣廣貨街鎮沙溝村低保貧困戶成善民感激地說。
成善民家共有4口人。前些年,成善民因車禍導致肢體殘疾,喪失了勞動能力,家里的收入主要靠低保金和妻子劉天梅打零工。今年,女兒成雅考取了陜西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專業碩士研究生,然而學費問題曾讓他家一籌莫展。
當駐村干部得知成善民家情況后,不僅幫助其在中國社會扶貧網進行了注冊,同時還在網上發布了一條其女兒急需助學資金的需求。很快便有愛心人士在“線上”對接成功,且“線下”愛心幫扶接踵而來,在短短40天內,女兒上研究生所需的2萬元助學資金全部募齊。
今年以來,寧陜縣大力推廣應用中國社會扶貧網,為貧困群眾和社會愛心人士搭建“愛心橋梁”。針對貧困群眾普遍不善于使用社會扶貧網APP、需要幫助代發的狀況,該縣嚴把村級管理員條件關,調整充實了199名村級管理員,通過現場培訓、編寫操作指南、利用微信群等方式,確保管理員會使用、會推廣、會審核,激活了社會扶貧網的基層細胞。據統計,今年以來,全縣爭取愛心幫扶2600余次,需求對接率高達73.26%。僅今年9月7日至9日,寧陜縣發起的愛心超市募捐公益活動,吸引了1.02萬人次參與,共為全縣41個“愛心超市”募集資金53.43萬元。
社會扶貧網的愛心救助只是該縣幫扶貧困群眾的一個方面。今年以來,寧陜縣還通過中辦扶貧助學金、泛海助學行動、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等14個貧困大學生資助項目,籌集助學金243.8萬元,為全縣2018年貧困大學生資助669人次。
定點幫扶添動力
“自從有了這個廣場,村里人每天休閑娛樂就有了好去處。”寧陜縣皇冠鎮興隆村貧困戶唐文兵說,夏天傍晚時分,村民們就在聚集社區文化廣場上,一邊享受涼爽的河風,一邊跳起廣場舞,消除一天的疲勞。
唐文兵口中所說的興隆村,由省政府辦公廳和安康市環保局定點幫扶、寧陜縣委宣傳部聯村包幫的小山村。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78戶60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5戶295人。
近年來,這3家幫扶單位先后為興隆村協調爭取重大項目17個,基礎設施投資累計達到1.02億元,發展豬苓2萬余窩、養蜂2800箱、畜禽養殖107戶,全村貧困發生率從48.8%下降到1.56%。昔日貧困的小山村,如今基礎設施全面升級,富民產業穩步發展,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興隆村的發展變化只是該縣定點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中、省、市三級定點幫扶單位戮力同心、凝聚合力,中央辦公廳先后派出6批17人赴寧陜縣開展定點幫扶工作,89個黨支部結對幫扶寧陜縣40個貧困村。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信合聯社及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派出掛職副縣長,省內22個單位派出45名干部扎根寧陜縣一線,形成了縣、鎮、村全覆蓋的“三級干部抓扶貧”的格局。中、省、市三級定點幫扶單位累計直接投資6051.35萬元,為寧陜縣爭取項目500余個,資金投入達到4.05億元。
與此同時,寧陜縣還搶抓蘇陜扶貧協作機遇,與膠州市簽訂《寧陜縣與膠州市對口合作戰略框架協議》,膠州市捐資1500萬元援建筒車灣鎮膠州小區,實現了桅桿壩村的整體搬遷,惠及206戶740人,其中貧困戶100戶234人。
企業幫扶增潛力
“我如今能賺這么多錢,多虧了秦南菌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真情幫扶。”9月29日,寧陜縣城關鎮八畝村貧困戶黃章友感激地說。
黃章友家5口人。由于2個女兒都在上大學花銷大,加之缺資金和技術,難以發展致富產業。2014年,黃章友家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7年,秦南菌業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八畝村后,開始在全村推廣食用菌產業。由于該公司實行統一供袋、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購銷售,黃章友在該公司的幫扶下,去年發展了1.5萬袋食用菌,當年年底收入達到3萬元,一舉擺脫了家庭收入低的困境。
“我們公司通過統一食用菌基地標準化設施布局、統一香菇菌種和生產用原輔材料的供應、統一對貧困戶進行技術指導與服務、統一生產環節和產品質量管理、統一食用菌產品回收與流通銷售。” 陜西寧陜秦南菌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世民告訴筆者,目前他們公司在全縣已經帶動了192戶貧困戶發展香菇產業,對接西安市永輝超市銷售寧陜縣香菇300余噸,實現戶均增收1.5萬元。
一個個幫扶單位、愛心企業的積極參與,進一步拓寬了貧困群眾脫貧增收渠道,提高了“造血”能力。近年來,寧陜縣已累計有45家涉農企業、合作社主動承擔脫貧攻堅重擔,不僅與貧困戶簽訂產業幫扶協議,而且對產業發展戶實行“技術指導、產品回收”,降低貧困戶市場風險。截至目前,全縣45家企業、合作社直接帶動302戶貧困戶種植天麻150噸,戶均增收8000元以上;帶動516戶貧困戶養殖中蜂7854箱,戶均增收4000元;帶動222戶貧困戶發展食用菌500噸,戶均增收15000元。
為了解決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的后顧之憂,寧陜縣還采取“直營店(電商)+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食用菌產品、寧陜先土蜂蜜等農產品直接進入西安市永輝超市、鳳凰優選連鎖店進行銷售。同時借助蘇陜扶貧協作東風,寧陜縣在江蘇省金壇區、山東省膠州市建立近10家“寧陜農特產扶貧專柜”。不僅如此,寧陜縣各級各部門還積極組織當地農副產品 “觸網觸電”銷售,助力它們搭乘“互聯網+”的快車,使當地農副產品銷售網絡越織越密集。據統計,2018年,全縣有2000余戶貧困戶發展產業,累計銷售食用菌、中藥材、蜂蜜等農產品500余噸,銷售收入達1.2億元,戶均增收6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