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馬小松 )為加快脫貧攻堅步伐,深入推進“誠孝儉勤和”新民風建設,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明德惟馨的濃厚氛圍,1月8日,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攜手幫扶的毛壩鎮觀音村舉行“2018年新民風建設暨產業獎補兌現大會”。31戶,17人分別被表彰為“五好家庭”、好人好事、好婆婆、好媳婦、宣傳模范員、衛生模范戶和自強標兵。11戶、80人分別受到產業獎補及就業創業表彰。

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葛迪,黨組成員、副院長劉來剛,紫陽縣委副書記陳佳斌,紫陽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畢傳祥等領導參加活動并為受表彰對象頒發獎品。
市中級人民法院包聯紫陽縣毛壩鎮觀音村以來,堅持以“抓黨建促脫貧、抓產業促增收、抓基礎促發展”的扶貧工作思路,扎實推進“支部+X+貧困戶”扶貧模式,統籌協調300余萬元資金投入觀音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先后完成黨群活動中心,村衛生室、錯車道、生態停車場、電網改造、通村水泥路、文化活動廣場等一大批民生項目建設。堅持定點幫扶、靶向發力,幫助村民發展蔬菜種植、花卉苗圃,生豬養殖、培育果園經濟林等產業建設,增加群眾收入。在新民風建設中,深入培育“誠、孝、勤、儉、和”治家修身理念積極組織修訂村規民約,設置道德評議紅黑榜,倡導紅白喜事從簡,每年表彰一批“好婆婆”“好兒媳”“自強標兵”,激發群眾榮譽感和上進心。經過一年多的真情幫扶,觀音村“兩委”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致富主導產業、貧困群眾收入等方面有了較大提升,2018年度又有38戶120人達到脫貧標準。
當天,葛迪看望慰問了觀音村六組貧困戶蘇喜珍,并為她送去慰問金。當得知蘇喜珍因干農活致手臂骨折時,叮囑她一定要注意身體、積極治療,爭取早日康復。隨后,葛迪院長還來到聯合小學,看望慰問了學校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