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馬琪)1月8日上午,寧陜縣筒車灣鎮海棠園村會議室一片歡聲笑語。當天,海棠園村召開群眾工作會議,回顧2018年以來的工作成績,安排當前的工作,向群眾報告2019年的工作計劃。最重要的是海棠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和中蜂養殖專業合作社,在當天分別舉行了稻谷款兌付大會和中蜂產業補貼大會,共計為群眾發放25萬元的紅利。
據悉,該群眾會由海棠園村駐村工作隊精心籌備,共10個議程。為了更好的讓群眾直觀了解會議內容,駐村工作隊就每個會議內容精心制作了PPT,再通過工作隊員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講解,直觀生動的向群眾介紹了脫貧攻堅政策及當前開展的工作等內容。與會群眾興趣盎然,深切感受到了海棠園村翻天覆地的變化,會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會后,海棠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以及中蜂養殖專業合作社為群眾兌付谷款及進行獎補。據了解,這是海棠園農產品專業合作社連續第4年在年前為群眾兌付谷款。4年來,該合作社累計帶動有機大米種植戶320余戶,其中貧困戶140戶,累計發放谷款共計144萬;另外還免費組織有機大米種植培訓20余次,免費向農戶提供籽種3196斤、有機生物肥料12萬斤、生物制劑3000余支,農戶戶均收入超過4600元。
近年來,海棠園村在脫貧攻堅中,以“村有產業扶持、戶有增收項目”為主線,形成了“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2個市場主體,1個村集體經濟企業”的“521”產業發展格局,建立產業精準扶貧利益聯結長效機制,確保貧困戶通過產業實現可持續穩定增收。以村集體經濟企業入股合作社及市場主體等方式推動扶貧產業項目7個,總投資1300萬元,惠及農戶295戶909人,主要涉及林麝、中蜂、生豬養殖業,生態大米、天麻、豬苓種植業,以及勞務輸出。每年合作社或主體按6至10%的比例向村集體企業固定分紅,合計總金額28.2萬元。通過產業項目帶動,海棠園村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過程中,實現產業、村民、集體的三贏,讓產業發展成為實現脫貧攻堅的有力保障和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
短評:有紅利,合作社才能“芝麻開花節節高”
記者 李靜
農村專業合作社,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廣大農村為適應新發展、推進特色現代農業發展起來的農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我市新時期以來,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迅猛,呈現全覆蓋的大趨勢,正在深刻改變著全市農村新經濟發展的格局。合作社讓農民再次組織起來,以產權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為支撐、以經營為橋梁、以效益為中心,促使農村市場主體發育,農民在合作經營中增收,并長遠受益。
有無紅利,是農村專業合作辦得好壞一個重要標志。紅利來自于經營,好的有效的經營產生紅利,紅利就是資產增值,紅利就是贏利,紅利就是市場生產、經營利潤。有紅利才可以增強群眾的信心,才可以保持合作社的持續健康發展。
紅利,是合作社真辦假辦的分水嶺。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農民變股民,“三變”最終指向“一變”,那就是變現,就是分紅。變現的過程就是有效的生產經營過程,分紅是經營好壞的最高檢驗。紅利是果也是因,可以倒逼合作社在制度方面加以完善,在闖市場和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方面進行優化,在培訓服務、農民職業化等方面更加細化,如此才能形成良性循環。紅利是合作社這根長青藤上的大紅花,合作社年年有紅利,才能“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