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克璽)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方針,把河(湖)長制作為加快追趕超越、實現綠色崛起的重要抓手,突出河(湖)長制十項重點工作,抓示范,強監管,補短板,切實維護河湖健康,確保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強化目標引領。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總體思路,深化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強化目標引領,堅持問題導向,細化實化并落實好河長制湖長制六大任務,確保河長制落地生根,向河湖管理中的頑疾宣戰,推動河長治、湖長治,還河湖以健康美麗。
壓實工作責任。深化“河長湖長+警長+X”工作責任體系,壓緊壓實總河長對轄區內河湖管理保護的第一責任,盯住盯牢其他各級河長對相應河湖管理保護的直接責任,健全河湖管理隊伍,形成黨政牽頭、部門協同,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深化示范創建。落實創建工作要求,積極開展示范河流示范鎮村創建活動,確保推出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有特色有影響力的示范縣區、鎮辦和示范河流(湖泊),以重點突破全面推進我市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的創新發展,促進河湖生態環境持續好轉。要加強工作指導,強化規范管理,確保各縣區示范鎮辦、示范河流湖庫不少于2至3個;各示范縣(區)創建示范鎮辦、示范河流湖庫不少于3至5個。
開展專項整治。突出漢江、各重要河湖和秦嶺生態保護等重點,扎實開展河湖專項整治行動。建立行政與司法協作機制,與檢察機關開展“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深化河湖專項執法檢查,深入開展河湖采砂等專項整治。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方案,著力解決河湖“臟亂差”問題,按照先易后難、先重點后一般、輕重緩急,逐步改善河湖環境。
落實一河一策。落實轄區管護職責,率先抓好漢江安康段和市級河長負責的河流湖泊“一河一湖一策”方案完善、審批及實施工作,并穩步推進縣級、鎮級河長負責河流湖泊“一河一湖一策”方案完善、審批及實施工作。明確河湖治理保護的目標方向和具體措施,跟進抓好落實,推動問題解決。
加快河湖劃界。將劃定河湖管理范圍作為推動河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的重要抓手,作為行業強監管的重要舉措,作為全市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的基礎工作,切實采取措施全面加快工作進度。
加強宣傳發動。豐富活動載體,積極開展河(湖)長制“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景區、進市場、進家庭”的“八進”活動、“守望河湖看安康”、河(湖)長制公益宣傳和河湖“清四亂”等宣傳活動,提高社會各界和群眾河湖保護及涉水安全意識,在全社會營造參與支持河湖保護的濃厚氛圍。并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對河湖管理保護效果進行監督和評價。
強化監督檢查。正確處理綜合監督與專業監督、行業監督與地方監督的關系。加強統籌協調和督導檢查,繼續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要陪同、直奔基層、直插現場“四不兩直”等有效措施,督促問題整改到位,推動各級河長各相關單位把責任抓牢抓實。
加大獎懲力度。貫徹落實中省關于對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進一步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的有關文件精神,健全正向激勵機制,增強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激勵效果。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推進解決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
加強系統治理。以管好盛水的“盆”、保護“盆”里的水為核心,組織開展河湖系統治理工作。重點解決河湖管理保護界限不清和河湖水少、水臟的問題,還河湖自然狀態,還河湖清水綠岸,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治理和保護成效。
全市發揚創優精神,抓重點、抓示范、強優勢、補短板,打造安康樣本,讓全市每條河流每個湖庫碧波蕩漾、涵養生態、永續利用,成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的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