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高繼帥)10月22日,國家醫保局組織召開了全國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暨“兩病”門診用藥保障工作推進視頻會,各省醫保局設分會場。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出席會議并講話,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藥監局有關司室負責同志參會。市醫保局局長趙敏書以“對標百分百、對表全覆蓋,確保貧困人口應保盡保”為題,在視頻會上交流了醫保扶貧工作經驗。

年初以來,為實現全市整體摘帽、26.96萬貧困人口脫貧退出,全市各級醫保部門聚焦“基本醫療有保障”這個底線指標,從摸實貧困底數、摸準參保狀態入手,嚴格對標,靶向發力、綜合施策,確保貧困人口應保盡保,夯實筑牢醫保扶貧“第一板墻”。一是信息比對“摸清”底數。對個人參保及信息錄入實時監控,建立與民政、扶貧等部門醫保扶貧信息“直通車”,及時與公安、扶貧等部門溝通銜接,定期同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進行數據交換,實時反饋修改,在醫保信息系統全部標注貧困人口,保證貧困人口參保及待遇落實精準無誤。二是入戶核查“辨別”身份。將貧困人口參保作為醫保脫貧退出認定的主要衡量指標,構建部門牽頭、干部包聯、市縣一體的“一線作戰體系”,每月開展一次入戶普查,每季度組織縣區開展一次醫保扶貧三項制度保障交叉調研,對參保覆蓋面、資助落實率、數據精準度等及時“晾曬排名”,有效避免斷保、漏保和重復參保。三是動態調整“校準”偏差。依托全市搭建的智慧治理平臺,對接改造醫保信息系統,鎮村兩級分別設立醫保扶貧信息直報點,充分運用信息系統統計、質量監管和EXCEL電子表格工具,隨時標注貧困人口新增情況,及時發現并糾正指標空項、邏輯錯誤、與實際不符等問題,確保信息準確、情況真實。四是過程管理“從嚴”要求。緊盯醫保扶貧退出認定標準,不定期進行參保數據對比和基礎數據清洗校驗,嚴格貧困人口參保檔案管理,嚴格醫保退出認定,實行貧困人口從新增到退出全程參保服務管理,做到參保狀態有記錄、變動情況有痕跡、臺賬信息可查驗。目前,市級初審已經完成,全市79.64萬貧困人口實現了參保百分百、制度全覆蓋,堅決完成好醫療保障脫貧攻堅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