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董良軍 通訊員李艾 陳石)今年以來,市委宣傳部主動作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探索創新基層治理體系,推動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
把提升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作為引領鄉風文明的重要抓手, 大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社區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結對幫扶“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新民風建設和文明村鎮創建工作,深化“十星級文明戶”創建評選活動,制定印發《 “誠孝儉勤和”新民風建設方案》,策劃開展新民風主題宣傳活動。今年以來,共下鄉11855人次,開展服務活動1024次,服務群眾28.9萬人次,開展培訓1871場次90047人次,落實服務項目530個,安排服務資金507.22萬元。目前,全市已創建成縣級以上文明村623個,占全市行政村總數的41%。
開展“精神脫貧奔小康”文化扶貧演出1200余場次,扶持各類文化社會組織1200余個,每年開展文化活動1萬余場次,服務群眾300余萬人次, “班社活、群文興”社會化格局基本形成。策劃實施示范性公共文化服務品牌項目16個,針對貧困群眾開展的“文化小康行動”、老年人的“藝養天年”、青少年的 “開筆禮”、農村婦兒童“公益文化春風行”及“留守兒童版畫藝術培訓”等服務項目形成品牌效應,王庭德書友會被評為全國志愿服務優秀案例,“我要上龍舟節”成為城鄉群眾的“夢想舞臺”。在32個村開展“鄉村文化理事會”試點,形成了“組建一支文化社團、開展一項非遺傳承、舉辦一項文化活動”的村(社區)公共文化服務“三個一”機制。
為確保實現“三年成新風”目標,制定了《實施方案》,建立“四有兩降兩提升” “三年成新風”評價體系,編印發放新民風圖本40萬冊,張貼宣傳畫4萬套,開展新民風村村講活動2000余場次,配發工作手冊3000余冊,測評體系表公示率達98%。開展道德評議3300余場次,樹立正面典型4734個,負面典型765例,舉辦集體升學禮1087場,喬遷禮145場,農村辦酒席下降了80%,人情消費下降90%,進一步提升了鄉村社會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