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牟慶紅 )習習春風中,一架無人機在漢江邊迅速升起,小小的螺旋槳飛快轉動,引來行人駐足停留。原來,安康市環境監察支隊正在對中心城區漢江沿線開展執法檢查,此次檢查利用無人機智能巡航拍攝,解決了環境監察現場勘查中實際存在的難點、堵點。
據執法人員介紹,與傳統執法檢查相比,有了無人機的“神助攻”,能夠打破長期受空間與地形條件的制約,使地形復雜、交通不便、視覺障礙等難題迎刃而解,實現了從平面巡查到三維立體巡查的突破。

嵐皋分局吳成誠是一名“九零后”無人機愛好者,他將自己的這項技能運用到執法檢查當中,飛行時間達到50小時,飛行距離617241米,飛行次數高達261次。他說:“生態環境執法大多在自然界中,在調查取證過程中基本都在野外,經常涉及的礦山和排污口基本都比較隱秘,無人機不僅靈活方便、機動性好,而且巡查覆蓋范圍廣,能夠更加便捷直觀的展示每個檢查點的動態,為生態環境執法取證提供了高效保障。”
無人機在環境保護領域的引用,將為環境執法安上了“千里眼”,插上了高飛的“翅膀”。環保執法智慧化、執法結果數字化、環境管理科學化,“人防+技防”讓安康環境執法進入了“快車道”。三月份以來,安康市對納入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的企業使用無人機巡查檢查120余次,發現問題線索40余個。下一步,安康生態環境系統將進一步拓展無人機在日常環境執法監管中的應用場景,加大環境執法覆蓋面,重拳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守護好秦巴明珠的藍天碧水凈土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