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徐明妍)2020年,安康“農技人”按照“抓推廣、重示范、強防控、優服務、促成效”的工作思路,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優化服務舉措,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用科技“裝滿”糧倉,穩住農業基本盤,匯聚鄉村振興新動能。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和極端災害性天氣,創新線上服務,豐富線下活動,加強科技創新,穩定糧食生產。2020年,陜南水稻機插秧技術集成與示范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完成糧食生產面積336.32萬畝、產量77.4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0.46%、1.36%。引進的全球首個硒高效蔬菜雜交種“硒滋圓1號、2號”廣受種植戶青睞,推廣的油菜“三高雙低”品種、抗淋播種、油菜多功能開發利用等關鍵技術增收增效明顯,反季節油菜種植技術步入全省前列,油菜產業成為脫貧奔康及鄉村振興的強力引擎。按照“做優設施菜、做強高山菜、做精露地菜”的思路,在引進新品種和推廣穴盤基質育苗、多膜覆蓋、水肥藥一體等綜合集成配套技術的基礎上,開展無土栽培、補光燈和病蟲綠色防控技術試驗研究,攻克技術難題,蔬菜規范化種植水平全面提高。結合縣區地域特色,精心打造月河流域小雜果、秦巴山區獼猴桃、漢江沿線優質柑桔3個果業產業帶,持續推進果業現代示范園區建設。通過印發技術方案、召開觀摩會等方式,加強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鞏固培育市級良種繁育示范園9個、縣級20個,促進茶產業提等升級。加強魔芋產業技術指導,培育市級種芋示范園20個、縣級48個,關山魔芋現代農業園區被確定為第一批市級專家服務基地。
與此同時,全面完成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以及病蟲防治工作,并組建技術服務小分隊,深入產業一線,解決技術難題,為產業扶貧注入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