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謝小妮)6月中旬以來,我市出現2輪強降雨過程,地質災害防范形勢嚴峻。為做好防范應對,市自然資源局快速反應、迅速部署,主動作為、五措施積極應對強降雨過程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
全面安排部署。6月11日、6月24日,兩次發文部署強降雨期間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工作。6月16日,召開全市安全生產信訪維穩暨地災防治視頻會議,就做好汛期,特別是強降雨期間地災防治工作進行專題部署。要求各縣區高度警惕,充分認識我市地質災害的隱蔽性、突發性和滯后性,密切關注雨情汛情,細化完善措施,夯實工作責任。6月25日,在市局第9次黨組會上,主要領導對做好26、27日強降雨地質災害防范工作進行了再部署、再強調。
及時會商預警。與氣象、水利、應急、水文等部門召開2次會商研判會。6月25日,在全市防汛緊急調度會上,對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進行了風險分析,明確了重點防范區域,提出了防范應對措施。及時發布市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信息500余條。并利用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平臺,向相關部門、礦山企業、各監測人、責任人及受威脅群眾發送地災防范知識2萬余條。對專業設備發出的監測預警信息會同技術單位進行了及時處置。
深入隱患排查。結合省廳“防風險、保安全、迎盛會、慶華誕”安全生產百日整治行動安排部署,要求各縣區認真落實“三查制度”,及時對接平戰技術單位,全面開展地災隱患排查,并提請政府督促各相關責任部門開展行業內的隱患排查。尤其要求對學校、旅游景點、在冊地災隱患點、移民搬遷安置點、工程建設領域、礦山礦區、集鎮和一些未知但可能存在地質隱患的區域,加密排查巡查次數,及時掌握隱患實時變化情況,主動防范和有效應對地質災害的發生。目前,全市已開展隱患排查巡查2380余次。
強化應急準備。完善市局應急工作方案,及時調配車輛、裝備等應急物資,全市地災干部取消“雙休日”在崗上班。加強與“平戰結合”對口技術支撐單位主動對接,降雨期間,陜西核工業工程勘查院、陜西地礦第一支隊各應急技術隊伍迅速派駐到縣,協同相關部門對重點在冊隱患點、生產礦山及重要公路沿線工程建設可能引發地質災害風險的區域進行全面排查。有效處置了嵐皋縣孟石嶺鎮境內G541國道內側滑坡、鎮坪縣金竹園滑坡等地災隱患,提出了防范指導意見。
加強督導檢查。26日至27日,由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華軍、地災監測中心主任夏德晏帶隊,分赴紫陽、嵐皋、漢濱、平利、旬陽、平利縣檢查督導地質災害防范應對工作。先后對平利縣西河鎮段家河村田灣滑坡點、長安鎮高峰村二組油牌坊滑坡點、漢濱區江北小學新址臨江社區晏臺村2組滑坡點、晏臺村3、4組滑坡點等15個市縣重要隱患點的防范措施、防搶撤預案落實、監測預警機制、責任落實情況進行了實地檢查督導,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現場交辦。強降雨期間,還抽查各縣區地災值班情況24余人次,各群測群防監測員6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