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典根
“五一”長假,是市民休閑度假的“黃金周”,更是城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的“硬骨頭”。今年的“五一”和往常不一樣,由于疫情期間的管控政策使安康中心城市顯得有些安靜,但卻有這樣一群人,放棄休息、堅守崗位,日夜兼程、迎“藍”而上,在全市開展生態環境執法明察暗訪的戰場上無處不見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就是安康市生態環境局的“執法人”!

為推進“五一”假期空氣質量持續向好,該局全員齊上陣,假期不打烊,放假不放松,過節不脫節,治污腳步不停,降霾力度不減,持續保持戰斗狀態,始終踐行“生態衛士”舍“小家”為“大家”的莊嚴承諾。
“滾動式”巡查,確保治氣無遺漏

自4月底以來,該局綜合運用日常巡查、夜間暗查、錯時走航等方式,進一步豐富“技防+人防”手段,加強對中心城涉VOCs和揚塵污染執法監督,不斷強化PM2.5和臭氧的協同控制,努力提升全市空氣優良率。
4月30日至5月3日,該局組成市級督查巡查組,每日由市生態環境局帶班領導帶隊,圍繞安康中心城區、城鄉結合部、月河川道沿線等重點區域,開展秸稈禁燒、揚塵防控、餐飲油煙、VOCs治理、工業企業污染治理等大氣督查暗訪,對發現的涉氣問題詳細記錄、真督實查,每日將問題清單交由市治霾辦按照部門職責予以督辦,由縣區政府組織嚴查重管,形成震懾。
“五一”節假日期間,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從4月25日至5月4日,上傳筆錄115份,巡查暗訪大氣污染點源57 家,現場反饋環境問題89個,書面交辦環境問題點位15個,市級立案查處涉氣違法行為4件。

“拉網式”暗查,確保抑塵無死角
為強化排污單位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主體責任,該局持續營造生態環境執法監督高壓態勢,組織開展機動式、點穴式、拉網式暗訪暗查行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排污行為,確保打贏藍天保衛戰成效。
5月2日至3日,會同市自然資源等部門對安康東高速出口左側沙場亂堆亂放問題進行現場核查,下發重要事項督辦函,要求限期清運清理到位。5月4日,該局又抽調20名執法人員,組成4個檢查組對中心城區建筑工地和城鄉結合部砂(土)物料堆場等揚塵管控措施執行情況開展暗訪檢查。現場要求所有建筑工地、礦石、土方作業裸露物料全部覆蓋、霧炮開啟,嚴格落實“施工工地六個百分百”和省、市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要求,實行日排查、日上報制和回訪巡查落實制度,嚴防揚塵問題反彈,并對發現違法行為及時提醒、及時幫扶、及時移交。當天共巡查各類涉塵點源100余個,現場反饋環境問題20個,書面交辦環境點位問題16個。


“清單式”暗查,實現護水無盲區
為了鞏固來之不易的污染防治戰果,全局上下同軸運轉,不斷加大重點領域污染管控力度,廣大干部和執法隊員堅守一線,筑牢“五一”生態環境安全防線的“藍色屏障”。
5月2日晚,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王志洲帶領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和漢濱分局執法隊伍,采取不發通知、不定路線、不打招呼、不聽匯報、直奔現場的“四不一直”方式,先后深入羊皮溝垃圾填埋場、江北污水處理廠、江南再生水廠對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污水達標排放、污泥安全處置、廠區周邊及外圍環境和水質自動在線監控數據、治污設施管護臺賬、出水水質歷史記錄等情況進行現場突擊檢查,夯實生產細節管理,完善污染防治措施,確保周邊環境安全。

為了給市民創造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該局上下同心、步調一致、相互配合,共種“責任田”,充分利用大數據、無人機、視頻監控等方式,堅持明察與暗訪相結合、日常巡查與節假日突擊檢查相結合,嚴格執法監督,務實幫扶指導,推進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群眾過節,環保護航。近年來,安康市生態環境局始終以克難攻堅、無私奉獻的責任和擔當,嚴格環境執法監督,用辛勤的汗水和鐵軍風采譜寫勞動者之歌。今年1至4月份,全市環境質量穩定,空氣質量優良,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地表水、國控和省控斷面水質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