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梁玖成)近年來,為不斷提升企業人才服務質效,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潛力,市委組織部推動建立重點企業人才服務專班工作機制,通過組織部門牽頭協調,凝聚科技、工信、人社、教育等職能部門合力,主動上門為重點企業“把脈問診”,圍繞企業人才需求想辦法、提方案、定措施,幫助企業解決人才招不來、技能上不去、發展快不了、服務不到位等問題,企業人才活力得到有效激發。
多措并舉破解企業“用人難”,人才招引有聲有色。通過平臺“找專家”,科技、科協等部門用好“雙招雙引”、院士專家工作站、校地合作交流、重點產業鏈科技創新團隊等平臺資源,組建人才對接小分隊,舉辦人才對接專場、點對點拜訪等活動,搭建專家人才對接橋梁,幫助服務企業對接引進高層次人才30余名。通過市場“找員工”,人社部門通過“抖音直播帶崗”“春風行動”“校園招聘會”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帶動企業主動擁抱人才市場,不斷提升企業知名度,為服務企業招聘員工200余名。
多方聯動破解企業“技能低”,人才培訓有力有效。大力開展“訂單式”培訓,人社、農業農村、職業教育等部門根據服務企業技術用工需求,針對性制定培訓課程方案,組織技術專家團隊到企開展技術培訓,不斷提升員工技藝技能,服務企業共選派5批次100余人到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理論學習,組織12批次專家和團隊到企業開展現場操作指導。積極推行“考察式”培訓,用好蘇陜協作幫扶資源,圍繞現代企業管理能力提升、智能化技術操作等需求,選派企業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骨干前往外地優秀企業考察學習,幫助企業拓寬視野、突破技術瓶頸。
多點發力破解企業“動力小”,賦能發展可圈可點。建強科研平臺,圍繞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需求,做實做優“上門對接+供需匹配”精準對接模式,構建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打通“產學研”合作鏈路。加快關鍵技術研發,建立“企業出題、平臺搭臺、專家解題”互動模式,推動“科教協同育人”到“產學研用融合”再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企業科研技術成果轉化率大幅提升。建成1家省級院士工作站、2家國家級科技小院,3家服務企業獲評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
多維發力破解企業“保障缺”,人才服務出彩出新。加強服務配套,通過提供人才公寓、購房補貼等方式,解決人才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需求,營造人才安心安業的干事環境。暢通非公經濟領域人才職稱評審通道,“一對一”指導開展職稱評定,增強人才自信心和職業榮譽感。加強項目申報指導,優先支持企業申報省、市級科技攻關項目和人才項目,不斷激發人才內生動能。共幫助服務企業解決人才住房20余套,15名員工首次開展專業技術職稱評定,2人獲評省級人才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