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洞橋鎮文村新民居群落(4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秋風帶來豐收的喜悅,吹拂著欣欣向榮的鄉村。
10月18日,是黨的十九大做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一周年。這一年里,廣大農村干部群眾辛勤耕耘,農業發展碩果累累,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宏圖正在漸次展開。
云南省鎮雄縣五德鎮渡船壩社區農家女劉艷外出務工多年后返鄉創業,帶動鄉親們發展山地生態雞和優質蛋雞養殖增收脫貧。這是劉艷在養殖場查看優質蛋雞(6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
新謀劃:鄉村振興戰略政策體系日漸形成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明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新要求。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審議時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他還強調,要充分尊重廣大農民意愿,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把維護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一年來,聚焦鄉村振興戰略發力,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去年末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明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謀劃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有國家戰略規劃引領,有黨內法規保障,有重要戰略、重大行動和重大工程支撐,也有全方位的制度性供給,是一份干貨滿滿的指導“三農”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海南省萬寧市山根鎮大石嶺村村民在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共建的農家書屋內讀書(5月16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重大戰略,規劃先行。今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這是我國出臺的第一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年規劃,是統籌謀劃和科學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的行動綱領。
一年來,各部委結合自身工作重點,相繼出臺具體措施——
2018年財政部多渠道籌資形成多元投入的新格局;按照鄉村振興重點任務精準發力;加強資金監管,全面實施支農資金績效管理。
農業農村部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行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行動、農膜回收行動和以長江為重點的水生生物保護行動,耕地利用強度明顯下降。
交通運輸部重點實施“八大工程”,全面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基礎設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