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注冊管理司藥品稽查專員江德元1日在北京表示,近年來,國家藥監局多措并舉助推一大批中高端醫療器械實現了國產化,在價格上相比進口產品展現出優勢。但中國離高值醫用耗材全面國產化還有距離,需在此方面持續發力。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日就《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召開吹風會,江德元作出以上表述。
中國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方案》指出,高值醫用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體、對安全性有嚴格要求、臨床使用量大、價格相對較高、民眾費用負擔重的醫用耗材。要通過優化制度,完善全流程監督管理,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高值醫用耗材提升核心競爭力等措施,推動形成高值醫用耗材質量可靠、價格合理的治理格局,進一步減輕民眾醫療費用負擔。
“高值醫用耗材的國產化、可及性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江德元表示,近年來,國家藥監局在該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制定并實施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2014年至今,已批準上市的產品國產化比例超過98%;實施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試點,提升醫療器械創新研發活力;實施醫療器械注冊電子申報,進一步提升審評效率。
江德元稱,通過相關部門和產業界的共同努力,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呈現兩大態勢:一是整個產業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二是創新發展的勢頭迅猛。
“特別是在臨床上有相當一大批中高端的醫療器械實現了國產化,逐步替代進口產品,而且從臨床的產品質量來看,也普遍受到了患者認可,價格比進口產品有優勢。”江德元說,但目前,中國離高值醫用耗材全面國產化還有距離,需在此方面持續發力。
據介紹,針對中國當前存在的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過度使用等問題,日前印發的《方案》還提出:統一全國醫保高值醫用耗材分類與編碼,建立價格監測和集中采購管理平臺;完善醫療機構自我管理,建立“黑名單”制度;建立產品信息追溯體系和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終身負責制等。